德兴:不让一户贫困家庭掉队
青色绸缎般的柏油路飞峰过涧飘进村里,道路两旁数百亩红叶石楠开得红火艳丽,一栋栋别墅式农舍错落有致,整洁美观的休闲广场上不时传出欢歌笑语。走进德兴市海口镇舒湾村,这个省级贫困村呈现的是一幅迷人的秋景图。山村的蝶变,彰显的是该市精准扶贫的效果。
今年以来,德兴深入实施扶贫攻坚战役,瞄准“穷根”,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擂响了“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鼓。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市2952名贫困群众将甩掉贫困的“帽子”。
“ 精确制导”识真贫
在昄大乡港首村村委会会议室里,打开一摞摞装订整齐的贫困户登记表,全村贫困家庭的家庭人员、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一目了然。
“没有精准的识别,就没有精准的扶贫。年初,我们对全乡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进行了‘回头看’,及时、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现状,找准‘穷根’所在。”昄大乡纪委书记徐俊飞告诉笔者。
“摸贫”是德兴实施精准扶贫的第一招。为确保“扶真贫”,该市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大下访”活动,组织乡、村干部在“下访”过程中,对在册扶贫对象挨家挨 户调查摸底,深入了解其资源状况、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劳力状况、技能技术、发展意愿等情况,完善档案,制定表格,建起了“大数据库”。之后“按图索 骥”,确定由谁帮扶、如何帮扶、何时脱贫,实行“定点滴灌”。
不仅如此,德兴还结合自身市情,在全省率先将市属国有企业、国有农林场、供销、粮食等系统改制下岗的235户575名特困群众纳入扶助范围,真正实现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一户一案解难题
银城街道天门山居委会53岁的居民余宗寿五年前患上颈椎管狭窄症,前后花去医药费10多万元,全家生计仅靠妻子在服装店打工的微薄收入勉强维持。结对帮 扶的政府办干部了解情况后,与当地一家正有用工需求的企业联系,安排余宗寿的儿子进厂工作,月收入近4000元,一家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余宗寿是德兴“一户一案”的受惠者之一。该市按照“处级干部帮扶3户、科级干部帮扶2户、一般干部帮扶1户”的机制,选派1600多名市直单位机关干部 进村入户“结穷亲”,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短板,点对点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等“四送”活动,不脱贫不脱钩。目前,该市参与结对帮扶的干部 职工相继制定帮扶计划2086份,实施帮扶项目98个,组织参与技能培训2230人次。
与此同时,该市还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广泛动员 非公经济、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扶资金、扶产业、扶就业、扶信息等多种方式,一对一帮助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家庭收入。张 村乡店前村村民程建军因肢体残障,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家庭生活拮据,看到村里有人靠网店致富,便萌生了电商创业的念头。德兴电子商务孵化基地负责人 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上门,为其提供拍照作图、网店打理、网络营销等全方位免费培训。9月份,程建军开起了自己的网店,销售葛粉、蜂蜜等当地农产 品,当月收入超过2000元。据初步统计,今年该市有80多家企业与贫困群众“认亲”,解决就业300余人,累计帮扶资金近300万元。
兴办产业利长远
龙头山乡东坞村四面环山,人均水田面积不到1亩。就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结对帮扶的市农业局干部和村两委一道,带领群众“靠山吃山”,养殖肉牛, 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并与江苏一家公司签订了包销合同。如今,全村已有4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养殖规模近200头,预计明年下半年出栏时销售收入可达 300多万元。
“技术上有农业局指导,销路也不愁,财政上还有奖励,村民养牛的积极性很高,估计明年的规模将突破500头。按照这势 头,不出两年,乡亲们就完全可以脱贫致富了!”村主任黄凯欣喜地说。像东坞村这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的做法,如今在德兴扶贫实践中并不少见,变 “造血”为“输血”的产业扶贫正成为该市贫困地区斩断“穷根”的重要“法宝”。
今年,该市安排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积极鼓励 贫困户参与覆盆子、黄秋葵、葛根及牛羊等具有当地特色的种养殖业。依据种养规模和成活率,单户最高可获4000元现金补助。“真没想到,咱老百姓自己种黄 秋葵,政府还补钱。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对于市里的扶贫奖补政策,张村乡界田村63岁的村民李河水赞不绝口。
在政策的引导下,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绕二覆盆子、张村黄秋葵、新岗山油茶、香屯苗木等四大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直接参与产业开发的贫困户达2200多户,预计每户可年均增收72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