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族”呼唤纯洁快乐的年文化

04.02.2014  16:57
  春节正在向13亿中国人走来,36亿人次正在向回家路涌去。一部分人对生活的焦虑在过年时分集中爆发——不成功怎么衣锦还乡?怕催婚,怕被问工资,怕送礼……“过年9怕”在网络引爆了关于过年的集体恐慌。不少年轻人,成了“恐归族”。

  你看这年过的,比物质、比地位、比官位、比送礼、比压岁钱……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哪是过年啊?简直就是在“过钱”“过地位”。金钱、物欲、地位,成为年文化的最重要内容,实在是对纯洁快乐的年文化的误解和背离。

  年,之所以能够穿越几千年而不衰,还成为世界性节日,外在的过年礼仪和程序是次要的,其中的文化和精神内核才是最宝贵的,这就是年文化的精神本质:注重沟通、守望相助、宽容博爱、充满信任、回归纯朴,让原始温情、本真情感、宽容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珍惜、保留和继承。

  因此,对于归乡的游子而言,家人和朋友看重的绝对不应该是宝马香车、衣锦还乡,而应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期盼、亲情抚慰。哪怕事业发展还不够理想,几句家乡话就能让一年的疲劳得到化解,让漂泊的疲惫得到纾解,让沉淀的情感找到共鸣。人们过年时获得的心理和精神收获,是无法用物质取代的。

  人各有异,有能力成为“人上人”而衣锦还乡,当然好。没有挣大钱,只要能自食其力,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朋友真诚,对家庭负责,对长辈孝敬,这仍然是一种人生成功。这种朴素意义上的成功,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常态,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才是生活的本质。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过年攀比,而将这种“平常的幸福”当作一种“没出息”,从而形成一种人格偏差、认知偏差。

  遗憾的是,随着物质主义意识的增强,这些年,年文化的精神内涵被逐渐淡忘,更多人注重用光鲜的物质刺激、物欲满足来装扮新年,相互攀比,追逐功利,让过年场面绚烂、排场、壮观、有面子,却忽视了从精神上整理自己,提升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认识“恐归族”,旨在倡导让纯洁快乐的年文化得到回归。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在注重物质创富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精神创富,完成和传统文化、精神血脉的对接。注重创富,更注重亲情和温馨;注重发展事业,更珍惜曾经的温情和友谊,以及信任。

  (原载四川文明网 作者刘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