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女教师”寄托了我们太多想象
19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主角顾少强回到郑州,为河南一家网站旅游产品做代言人。这是她成为网络红人以来,首次从事商业代言。
“情怀女教师”没去看世界,反倒开始代言捞金了。此情此景,让不少人如梦初醒,有人恶语相向,亦有人淡然视之……终究一切都回不去了!那些曾经的拥趸们,注定难掩气愤、失落乃至若有所失。
其实,情怀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时有时无、匆匆来去。顾少强也许并未真正挣脱出惯常的生活范式。自始至终,她更像是被幻想出的“情怀代言人”。当初的一纸辞职书,被投于公共舆论场内,不可避免地被各方想象、解读与赋义。不同的群体共同作用,完成了这场“形象再造”的过程。之后,高度标签化的“公共印象”成为顾少强的不可承受之重。
从出走到“回归”,顾少强的一举一动,时刻都被众人围观和剖解。回头梳理此事的来龙去脉,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大众舆论幼稚、神经质的一面。其既会因短短几句话,而不明就里地迅速捧出一位“情怀偶像”;也会由于一场代言,就决绝推翻之前的判断并大加鞭挞——在一个喧嚣无聊的年代里,众人不断塑造偶像,又不断推翻偶像。
到头来,顾少强只是顾少强,不是情怀女教师,不是人生导师,更不是出尔反尔的炒作者!事情的真相是,当我们需要一位情怀偶像,我们便找出了一位情怀偶像。而不论她是否货真价实,是否名实相符。想想也是,廉价的感动,轻率的起哄,必然导致“表错情会错意”的尴尬结果。顾少强虽然是一连串事件的起点,但她更多的时候不过是“局外人”,仅能任由舆论对其作出各种解读和评价,却丝毫无能为力。
一个基本事实是,顾少强不会按照众人所期待的样子去生活。高度陈式化的社会内,谁也不是谁的人生启蒙者。只不过,所有人都需要一段故事、一段传奇,来打发枯燥的现实、想象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