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惨烈车祸背后:应用严谨抚平情绪的波动

23.06.2015  14:20

  南京惨烈车祸事件的演变过程,就是传言与调查不断冲突的过程。现代快报报道了南京警方对此事的通报,通报与传言相差有点大。传言说可能涉嫌毒驾酒驾,警方调查说没有;传言说速度可能高达每小时200公里,调查说没有狂奔,只是比身边的车“快一些”;传言说可能顶包,调查说确是本人驾驶。

  很少有案子会像这起案子这般,传言与真相相差这么遥远的。一些被怀疑构成严重犯罪的情节,似乎都被否认了。那些能被用来证明人性丑恶的字眼,一时间也失去了力道。没有酒驾没有毒驾、没有狂奔也没有末路,一起造成两个人死亡的车祸莫名其妙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人们的不理解并进而形成不满的情绪并不奇怪,这毕竟是一起造成重大伤亡的事件。人们从心里已经将他认定为恶魔,从感情上说,任何会减损这种印象的证据,有利于罪犯的声音都会被本能地排斥,都会引起公众的警惕。

  当客观的描述遭遇激烈的情绪时,一定是有温差的,人们希望从言词之间就能看到那种浓烈的情绪和态度,但是在详细的调查结果出来之间,警方又不可能言之凿凿地公之于众。警方毕竟不同于普通民众,民众作一些大胆的推测是一种正常心理,可是警方也拿推测说事,就要承担法律责任。所以,社会也不能对警方的通报抱过高的期待。

  但这不是发生在某个荒郊野岭、人迹罕至的地方,而是发生在闹市区、众目睽睽之下。有现场目击的群众,还有视频可供调查。弄清楚事实并不难,原本没有多少可供传言生存的空间。可是从案发到现在,各种传言一直不断,在证据并没有消失的时候,发生这么多传闻流言是件很不正常的事。猜测到底是白粉还是玉米粉还情有可原,可是车速、驾车的人是谁,怎么就变成了罗生门呢?

  在事情未清楚之前,传言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总有人津津乐道于种种说法,喜欢传播那些所谓的阴谋论。可是一些基本的事实,为什么仍然受到质疑,就比较奇怪了。一些传言看起来只是事实未清之前的猜测,但其实跟警方的回应方式有直接关系。公众捕风捉影并不奇怪,这么大一起案子,怎么可能让别人不议论纷纷。但警方在如何对待这些传言上其实是有讲究的。比如,警方说的“快一些”,就不是一个专业的术语;到底是交通肇事罪,还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也不适宜过于草率地推到公众面前。“快一些”是快多少呢?在一些语境中,快一些可能代表快很多,换个语境,可能只是代表快一点点。警方希望留点余地,但在公众的眼里,“快一些”天然地跟快一点点、跟淡化处理联系在一起。还有事情发生的始末,我想假如不影响案情的调查,警方不妨早点向社会公布,只有视频才能还原那一刻发生的事情,才能避免公众无端地猜测。

  传言并非都是恶意的,调查之前不下结论也是警方的职责所在,警方当然不能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但警方也需要对舆论保持足够的敬畏。理性其实是能跑在传言之前的,关键还在于警方与公众,调查与传言是如何有效地互动的。你可以用数据说话,但不能用形容词回应质疑;你可以老老实实地承认你还没调查清楚,还不能下结论,告诉大家还需要一点时间,但你不能含糊其词。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