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进校园成保护新路径 专家呼吁别犯文化“软骨病”

12.06.2015  01:15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6月11日南昌讯(记者 胡康林)在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戏曲严峻形势下,传统戏曲进校园成了一条新路径。国内多所高校纷纷试水,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实质问题。如今,传统文化怎样与当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怎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成了戏曲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赣剧表演中高校师生同台演出

  传承传统戏曲形势堪忧 “进校园”成新路径

  现今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文化时代,就面临着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发生猛烈的碰撞,现在正在经历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对于我们搞戏曲的人来说的确是痛苦的,是尴尬的,谁都对这个情况不满意,谁都有意见,但是谁都拿不出什么妙策来。”说起这个磨合期,原江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苏子裕显得有些无奈。

  当戏曲人为传统戏曲发展感到担忧的时候,传统戏曲进校园让戏曲人看到了发展方向——让传统戏曲在校园里活起来。“我们更应该看到,传统戏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年轻人的参与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弘扬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苏子裕介绍说,传统戏曲进校园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但仅仅只是局限在于课本上,后来传统戏曲在校园里面慢慢活起来,但是多以外来剧团演出比较多。“专业剧团演出比较多,而由本校师生在一起合作演出比较少,实际上这些学生只是一群看客,完全没有参与感。

  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博导刘祯对传统戏曲进校园这一举措评价颇高。刘祯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进戏曲文化,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什么样的戏曲进入校园我们有所界定有所选择,对江西而言,赣剧非常具有代表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将赣剧引进校园对传统戏曲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刘祯说,以青年学生参与赣剧演出与专业剧团演出的影响有不同的角度,以他们的思想与活力,给予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弘扬注入了新鲜、生命力的活力。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黄玉英也借鉴该校一篇研究生的论文课题,阐述了赣文化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关系,其中就谈到了南昌大学的赣剧研究中心,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客家音乐艺术研究中心,九江学院的弋阳腔等。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引入戏曲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成长立德树人,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黄玉英表示,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包含了服装、灯光、舞美等元素,特别是学生可以通过戏曲的剧本学到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对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内涵。

  国内高校纷纷试水 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是关键

  近年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和南昌大学一样探索新路径的高校还有很多,中国戏曲学院在传统戏曲进校园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尝试,该学院戏文系主任、教授谢柏梁分享经验时说,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就要举全校之力把它当成事业来做。

  “从十年前开始,我们面向全国免费招收地方戏曲学员,招了好几个班的京剧、川剧,赣剧我们招的少一点。我们希望把全国那些古老的戏曲通过中国戏曲学院和当地政府合作培养的方式得以传承。

  此外,在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研究生班中,该校还开设了有硕士学位、高级表演艺术家学位的地方戏曲班。“今年要开始招生,招生对象有两种,一种是有本科学历或有副高职称的演员,第二个是编剧班,现在有12人左右,两三年后可以拿硕士学位,希望江西方面可以从生源上支持我们。

  谢柏梁介绍说,目前,文化部要求中国戏曲学院明年开始对中国戏曲剧目进行修改,全国各地都可将比较好的剧目、没有成熟的剧目拿去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修改、编排。“而且我们还将把各地方一些地方戏的艺术家写传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的传承人,也希望江西方面予以推荐。

  除了专业院校在培养戏曲人才之外下足了功夫外,一些综合大学也卯足了劲。苏州大学在1989年昆曲最艰难的时候开设了本科班,经过几年的努力,最终将昆曲变成了该校的一门课程。近年来,苏州大学在传承与弘扬昆曲上更是成绩斐然,不仅成立了中国昆曲研究中心,还将昆曲弘扬到了海外。

  “现在中国的高校要摒弃这一种观念,不要以为戏剧学院就是讲话剧的,音乐学院就是从钢琴开始的,绘画都是素描,中国的文化不是这样的。”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周秦呼吁,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从看戏变成参与,从参与变成内行,再到以后形成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

  传统戏曲进校园需要文化导向 别犯“文化软骨病

  传统戏曲进校园是戏曲人众望所归的发展之路,然而行走在这条路上,并非如鱼得水。“现在学校的文艺社团太少,得不到校方重视,而且怕出问题,如果传统戏曲进校园,学校没有相关社团,也很难搞。”苏子裕还指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也是一大因素。“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生存的压力,他哪有闲情逸致坐下来看一台优美的《牡丹亭》吗?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爱英也指出,“高校就属于铁打的江山流水的兵,学生一批接一批的学生进进出出,有些学生刚适应了传统戏曲的校园文化,但是过3、4年他就走了,不停的换血,对传播来讲是很大的挑战。

  对此,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饶泽荣表示,要让传统戏曲得以传承与弘扬,就要让传统戏曲“登堂入室”,走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创作演出与学术研究并行的新路子。

  苏子裕例举了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编排的新赣剧《临川四梦》。“南昌大学成立赣剧文化艺术中心就是新形势下的戏曲进校园,新赣剧《临川四梦》演出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它从选材上讲是把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四个剧本都选了一折,而且在每折里头演员的表演特色有所侧重。在演员上也选择的是师生同台演出,角色分工比较合适,重点突出。

  饶泽荣说,文化需要导向,传统戏曲进校园,高校的主体要担负起责任,校园戏曲文化氛围要建立。“如今的大部分学生,有多少人知道中国戏曲文化的?所有的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缺乏一种情感认同,更不要谈价值判断。文化是需要培养的,是需要导向的,比如学校可以搞歌手大奖赛,为什么不能搞赣剧大奖赛?

  “现在很多学校的学术交流,总是将外国的戏曲文化请进学校,却很少将中国本土戏曲文化请进学校。我们自己当文化人却犯了一种文化的软骨病,缺乏一种文化自信。”饶泽荣说,如今中国的很多文化都非中国本土文化,而是源自于西方国家,但很多人依旧对此研究的乐不思疲,将本民族很多文化都扔掉了。

  许爱英建议,推广传统戏剧要与时俱进,要面对受众自身的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接触的途径,迎其所好进行推广。“比如以动漫的形式进行推广,虽然不是原汁原味,但是至少也是一种可能。还可以以网站、微博微信的形式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