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社村2成家庭制冰毒 村民持AK47暴力抗法

03.01.2014  12:17
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 博社村村支书蔡东家首先被擒(1) - 上饶之窗
缉毒犬协助警方搜查毒品。 - 上饶之窗
缉毒民警抓捕贩毒嫌疑人。 - 上饶之窗
来源: www.srzc.com

警方在村民家中搜获大量冰毒。(本版均由通讯员供图)

缉毒犬协助警方搜查毒品。

缉毒民警抓捕贩毒嫌疑人。

  新快报记者刘操通 讯员曾祥龙、韩胜强、李喆、尹利勇

   雷霆扫毒

  在2013年12月29日的“雷霆扫毒”汕尾行动中,包括头号目标人物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等14名党政干部涉案落网。此外,受利益趋势,当地基层警队也遭到了腐蚀,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派出所所长及民警也涉嫌充当“保护伞”被抓。

   村干部派出所长涉案

  12月29日行动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首先落网。作为当地主要干部,彼时他正带着几个马仔在惠州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了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警方介绍,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他既是村的主要干部,又是标杆性的主要人物,其落网为顺利清剿起到关键性作用。蔡东家涉嫌玩忽职守等罪,警方还怀疑他参与包庇制贩毒犯罪嫌疑人。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是另一把“保护伞”,其涉嫌参与贩毒、行贿等犯罪行为。落网前,蔡汉武正在家里睡觉,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据悉,当地党政部门干部充当毒贩“保护伞”的有14人,除了村干部,还有陆丰公安局机关干部以及当地派出所所长和民警等。

   去年已轮换一批干部

  “汕尾陆丰市,特别是甲西镇的博社村、西山村、濠头村,这些村子不大,但家庭作坊式的制毒模式几乎传遍全村,如博社村更是形成堡垒村。”参与行动的警员介绍,在陆丰当地的确有民警参与贩毒和通风报信。

  他解释:“这个地方工资不高,民警也很辛苦,工作量大,一个月2000元多一点。无利不起早,有的民警看别人有车有房心里不平衡。”汕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志明介绍,除此次行动抓到蔡东家等14名干部充当“保护伞”外,2013年6月,陆丰当地已经轮换了一批官员。此外,去年,汕尾市已经有21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处分追责,其中7名被双规。干部中包括当地镇长、派出所所长等人,目前该市正教育基层干部,端正发展思路,要勤劳致富不搞歪门邪道。

   涉毒“第一大村”两成家庭制冰毒

  汕尾陆丰市于2011年被国家禁毒委列为涉毒重点整治地区。陆丰冰毒制造集中在三甲地区(甲东、甲西、甲子三镇),而博社村则是陆丰地区涉毒的“第一大村”,该村村民姓蔡,有1.4万人,两成以上家庭直接、参股生产冰毒。村里将毒品作为“支柱产业”,家庭运作,总弥漫着一种化学品异味,环境破坏严重。

   “禁倒制毒垃圾”成公告

  因为冰毒制造产业化,博社村污水横流,地表水严重被污染。

  “菜园毁了!荔枝园也毁了!”有村民诉苦,现在连水也毁了,冰毒成了断子绝孙的产业。据村民介绍,由于生产冰毒需要大量的电力,原本脆弱的农村电网满足不了需求,因此经常断电,一断就是一两个星期,所以基本上每家每户也都配备了发电机。

  由于博社村人口密度极大,村道狭小,房子低矮,使得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存放冰毒原材料和半成品的需求。有村民直接把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存放在屋与屋之间不到一米宽的过道上,可谓明目张胆,有的则用迷彩网遮起来。而胆子小一点的,就在自家弄个密室小规模制造冰毒。

  在博社村村口,垃圾堆放处曾立了一个落款为“村委会”告示牌:严禁乱倒制毒垃圾!在村里的空余地带和暂未建房的宅基地上,堆满了近两米高的垃圾,臭味难闻。禁毒民警告诉记者,这些垃圾都是制作冰毒所产生的,“从流出的污水就可以辨别出来”。

   弓弩土枪手雷还有AK47

  2013年,广东省公安厅悬赏通缉涉毒人员,博社村有37人被网上追逃,而其中的18人竟就躲藏在村子里,从未离开。

  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说:“博社村两千多栋房屋紧挨着,类似城中村。大片房屋是平房,少部分房子是小楼。密密麻麻小道,大车都进出不了。”村里面有明哨暗哨,外面交通要道设有探风点。

  “当地党政机关他们还有很多狐朋狗友,一有风吹草动立即通知。以往警方共两次大规模进入该村,进入时发生堵路谩骂,暴力抗法。”邱伟说,警察一进村,村里两三百辆摩托车就会团团围住,村里的路上会放下钉板,楼上砸石头。村民手里有仿制枪支,甚至还有AK47、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

  “他们可能将制毒使用的盐酸、硫酸从高处撒下。虽然研究了6项防护措施,但参战民警仍紧张。”邱伟说。

   制冰毒也会“转型升级”

  此前,陆丰使用外地的麻黄草制造冰毒,不法分子从内蒙古、安徽等地收购麻黄草,整车整车地运往陆丰,一卡车就能满满地装上十几吨。经焚烧、浸泡等一系列工序后,1吨麻黄草可以提炼出六七公斤麻黄碱,经过加工后又可以制成约4公斤冰毒。

  广东没有药厂需要使用麻黄草,因此,只要有人买麻黄草基本都流入陆丰。然而,制毒者开始放弃麻黄草“转型升级”,从福建龙岩购买一种叫溴基丙酮化学品,通过化学合成冰毒。而溴基丙酮并不属于管理范畴,2013年6月云南警方缴获25吨易制毒化学品原料就全部都是溴基丙酮。

  “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邱伟介绍,1公斤冰毒从以前的几十万元,到现在的1万元,甚至7000元也有交易。

   焦点

   广东省公安厅就“雷霆行动”通报

   1

   铲除制贩毒的“风向标”

  博社村是“三甲”地区制贩毒“第一大村”,也是涉毒犯罪“安全”与否的“标杆村”,“生意做不做,关键看博社”已经成为一些制贩毒人员探风冒险的“风向标”。

  这次行动抓获了陆丰制贩毒的“开山鼻祖”蔡良火,抓获了全国制毒技术“权威”蔡旋,抓获的毒枭蔡昭荣,短短几年时间其制出的冰毒已占据了安徽、重庆及东北等地一定的市场份额。可以说,统一收网行动的成功,对于解决陆丰汕尾全省乃至全国制贩毒突出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2

   多种因素导致屡禁不止

  从自然环境看:博社村人口众多、民居密集、交通不便。从人文环境看:多数村民致富观念偏移、民风彪悍叛逆,宗族势力霸道操控村务,已经形成相互庇护的利益共同体。从执法环境看:基层党政组织软弱涣散,多数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执法人员里应外合充当“保护伞”等。这都给警方打击取缔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阻力,警方在进村抓捕毒犯时,多次遭遇不法分子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行为。

  从制毒原料来源变化看:近年来,犯罪分子制造冰毒的生产工序越来越简单、周期越来越短、产量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也导致制贩毒问题更加复杂和严重。

   3

   遭遇暴力抗法风险极大

  以往警方进村实施抓捕,多次遭遇利用老幼妇孺靠前纠缠、青少年摩托车团队聚集起哄堵路,不法分子围攻谩骂甚至哄抢毒品等阻碍执法、暴力抗法行为。这次实施重兵围剿依然存在类似甚至更加激烈的抗法行为风险。由于进村围剿必将重创制贩毒人员利益根基,刑事追责将剥夺其人身自由直至生命,可能引起一些犯罪分子、宗族势力以及不明真相群众的激烈对抗,存在引发区域性群体对峙事件、大规模群体恶性事件甚至流血冲突事件的风险。

   4

   后续整治启动问责机制

  公安部门继续强化有规模清查打击行动。包括调集适当警力进行持续不断的规模化清查打击行动;发动全警全民力量以各种手段发现和监控周边区域动态,一旦发现各类涉毒窝点立即追击剿灭,彻底阻隔向其他区域的转移扩散;已经剿灭整治的区域,要加强巡查暗访取缔,绝不允许死灰复燃。下一步,省公安厅将启动问责机制,采取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约谈当地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挂牌整治,建议年度社会管理综治考评中扣除相应分数,建议综治部门予以一票否决。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分,将问责意见反馈给同级组织部门,作为领导提拔、交流、任用的重要依据等方式予以追究责任。

   落网毒枭

   “开山元老”蔡良火

  2013年11月19日,民警发现以蔡良火为首的一伙人长期在惠东吉隆、汕尾海丰一带从事制贩毒活动。该团伙以蔡良火等人为首,多次购买制毒原料“料头”运往制毒工场制造氯胺酮。因案情重大,公安部禁毒局将该案定为“2013-17”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专案组在惠城抓获犯罪嫌疑人蔡良火(男,42岁)。

  据悉,蔡良火是陆丰地区制贩毒的“开山元老”。

   “远销海外”蔡旋

  2013年7月,警方发现,蔡旋伙同蔡秋弟在陆丰及深圳等地设立制毒工场,从福建等地购入麻黄素制造冰毒,后销往省内各地及部分省区市。

  同时,蔡旋还伙同李朝强通过海运将冰毒贩运至港澳及东南亚。另外,蔡旋还贩卖制毒原料给陆丰博社村内其他制贩毒分子。2013年12月21日,蔡旋落网。

   “操控市场”蔡昭荣

  2013年12月29日,警方对蔡昭荣制贩毒网络进行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蔡昭荣、蔡楚标、蔡剩、蔡昭玉(均为陆丰人),缴获冰毒150克,K粉2公斤。

  经查,该制贩毒团伙蔡昭荣为团伙头目,其于2013年7月开始从事制造冰毒。2013年9月蔡楚标出资52万元和蔡昭荣合伙制造冰毒。蔡昭荣于2013年11月份,贩卖冰毒给重庆的田晓波(重庆人)。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
江西省政协: 贫困县“清零”背后的政协力量
蔡久伟   “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