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本报记者 郁鑫鹏
住院近20天之后的2月17日,新冠肺炎患者、今年64岁的赵玉魁(化名)痊愈出院。走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一附院)象湖院区,外面阳光明媚,万物争春,赵玉魁用力呼吸着新鲜空气,说:“许主任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就是我们家的亲人。”
赵玉魁口中的“许主任”叫许飞,今年47岁,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17年前,面对非典疫情,当时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博士的许飞主动向老师请缨,参与一线救治,获北京协和医院抗击非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今年,作为一附院首批进驻医院隔离病房救治团队的负责人,许飞自1月23日进入隔离病房以来已连续奋战了27天,经他及他的团队的努力救治,包括赵玉魁在内已有60多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痊愈出院。
2月18日,在一附院象湖院区,不时可见救护车急速而来,周边居民说,即便是凌晨,这里也是灯火通明。当日15时30分,记者在象湖院区2楼清洁区见到身高1.84米的许飞时,他刚经过消毒措施从隔离病房来到此处,脸上写满倦意。在他的身后,几名刚交班的女护士啃着馒头、喝着牛奶。逆行是医者初心的召唤。每次进隔离病房的时间明确,什么时候出来却是未知。“查房、讨论病例,处置各种突发情况,还有参加各种会诊、会议……隔离病房的工作很紧张,现在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没有几个人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许飞跟记者开玩笑说,“也要感谢你们,能让我抽身从隔离病房出来,晒一晒外面的阳光。”
一附院象湖院区是此次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不可否认,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病人一听要住院,就会格外紧张。“我经历过非典,心里有数,请相信我们……”“我们的医生经验丰富,实力很强,处置过多种突发疫情,你们放心……”遇到这种情况,许飞总会用各种办法,努力把信心和温暖传递给患者,让患者情绪平复,然后认真配合治疗。许飞说,在隔离病房,他们尤其需要亲人的陪伴,“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上氤氲着水汽,鼻子无法顺畅呼吸,耳根被压得生疼。许飞说,只要踏进隔离病房,这些不适应均不复存在,每名医护人员眼里只有躺在病床上的患者。“守护百姓健康是医生的职责和使命。疫情面前,作为医生,作为党员,我不仅不能退缩,还要想方设法让每个病人获得最好的救治。”许飞说。“冲锋在前,忘我工作,真心对待病患,许飞主任为我们带了好头,令我们感到鼓舞。”一名医生这样对记者说。“江西有许飞,不许疫情飞。”随后他还诙谐地补充这么一句。
在各方努力下,许飞团队的医生数量由1月23日的3人增至现在的20多人,床位数从最初的10张增至现在的100多张。目前,一附院象湖院区收治的病人中,痊愈出院者已过半,无一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的病情都在稳定好转。看着一个个曾经的重症患者健健康康走出大楼,许飞特别欣慰。“那一刻,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许飞说。
成绩的背后有辛酸。许飞的父亲去年刚过世,2020年这个春节,许飞原计划回老家陪伴老母亲,并提前请好了假。疫情来袭,许飞毅然取消计划,放弃假期,投入救治一线。害怕母亲担忧,他对疫情只字未提,参加工作27年,许飞承担的类似救治任务不在少数,每次都对母亲说“要加班”,而母亲总会心疼地回一句“要注意安全”。
许飞患有偏头痛,睡眠不好就会犯病。“这20多天,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间断睡眠,特别是刚开始收治病人的那几天连续通宵工作,一下子诱发了偏头痛。”但是,许飞没跟同事们提及,只是轻描淡写地跟妻子说,让妻子托人送强力止痛药来。后来,妻子索性报名成为救治志愿者,来到丈夫所在的院区,夫妻携手一线抗疫。
隔离病房属于污染区域,需要采取二级防护,穿着厚重防护服的许飞常常忙得大汗淋漓。防护服是一次性的,脱下来就不能再使用。为了节约,许飞和同事们在投入作战之前喝一次水,解决完大小便,再穿上防护服,然后忘我投入工作。
大写医者仁心
没有什么职业能比守护他人健康和生命更加伟大。
大疫当前,危难时刻,许飞不负白衣使命,不惧危险、冲在一线,忘我工作、连续奋战,用精湛的医术,用丰富的经验,用待病患如至亲的医者仁心,让一个又一个患者消除痛楚、消除恐惧,战胜病魔,奔向春天。共历危难的病患们,对许飞亦是满怀感恩,有的患者从此将他当成自家亲人,有的希望能到抗疫一线参与战斗。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许许多多如许飞一样的白衣战士,他们切实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时时刻刻把病人挂在心头,同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不断筑牢守卫万家灯火的安全防线,以尽快迎来春暖花开的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