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激发供给主体活力
为实体经济减负 为创新创业助阵
企业兴,则经济兴。
在“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中,我市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降低要素成本、立体化帮扶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等举措,帮助企业“减包袱”。今年1至6月,市国税系统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59.61亿元,市地税系统累计为企业减负近30亿元,有效地为实体经济减负,激发了供给主体活力。
政策实,促企业“迸活力”
省委、省政府降成本、优环境“80条”政策,条条是干货。为推动“80条”政策在我市率先落地见效,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和审议了我市的贯彻落实方案,并分别印发《南昌市开展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南昌市“四套班子”领导挂点产业帮扶企业活动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行动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建立了从上至下全方位的入企帮扶体系,扎实有效推进了专项行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下发惠企政策书籍1600多套、光盘4500多张,并专门制定了《南昌市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专项行动政策宣讲活动实施方案》,12支帮扶小组陆续深入南昌高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展政策宣讲活动。截至目前,12支帮扶小组举行集中宣讲大会12次,参加宣讲企业601家,入企帮扶和宣讲1944次。
在逐条落实省委、省政府“80条”政策措施基础上,我市还结合《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出台《南昌市关于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120条,充分释放政策措施相互叠加所产生的乘数效应;同时,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试点工作,将试点范围扩展至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性服务业,实行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并加强了对政府收费行为监管,防止乱收费现象反弹,确保改革后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真帮扶,助企业“撑竿跳”
服务企业,就是围绕企业的各类需求做文章,实施全方位、立体化帮扶。围绕全市“9+3”产业(即航空、电子信息、汽车、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机电九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创新创业),我市成立了12支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及法院、检察院主要领导参与,市发改、工信、财政等有关部门为联络员的挂点帮扶小组,每位市领导联系10家以上企业,全面铺开挂点帮扶各项工作。
12支帮扶小组按照“情况要摸得清”的要求,运用三张清单(即企业诉求清单、企业投诉清单、企业建议清单),深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目前,各产业帮扶小组收集整理企业在融资、技术、用工、用地、用能等方面的突出问题859个,相关承办部门现已对537个问题进行了答复。
同时,为进一步畅通企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规范企业关于生产经营活动、生产要素管理、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及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的诉求投诉举报,我市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及12支帮扶小组都设立了投诉热线和邮箱。
破难题,为企业“减包袱”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为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我市通过“财园信贷通”为542家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累计25.12亿元,“税银通”为企业提供纳税信用贷款11.75亿元,“百家银行进千企”活动共对接企业1801家,达成意向金额5002.4亿元,已发放贷款1347.15亿元。
同时,我市及时兑现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对企业的经营给予补助、奖励、贴息,向15户符合标准的工业企业兑现新上技改项目补贴资金1930万元,向符合条件的21家金融机构发放奖励资金1165万元,向符合条件的35家企业兑现奖励扶持资金2100万元。
此外,我市持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三单一网”,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联动审批、核发一照”的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展并有效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我市进一步清理规范流通环节收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和落实峰谷电价政策,积极配合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出台鼓励盘活闲置地优惠政策,缓解土地供需矛盾,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
记者 邓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