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诗玲谈鸦片战争:英国大多数人遗忘了这场战争

23.09.2015  18:11

  核心提示:“意识到鸦片战争对于许多中国人认识近代史的重要性”。而在英国,这场战争被大多数人遗忘,连中学历史课都少有提及。这让她感到非常惊讶。

  《新京报》2015年08月29日第B04版版面图

  本文摘自:《新京报》2015年08月29日第B04版,作者:吴亚顺,原题:蓝诗玲谈鸦片战争:在英国这场战争被大多数人遗忘

  蓝诗玲(JuliaLovell)

  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现为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教授中国近代史、中国文学;已出版数种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的著作,且以英文翻译了鲁迅、张爱玲、朱文、韩少功、阎连科等中国作家的部分作品;现在正致力于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全球史,并重译《西游记》(节译本)。今年7月,所著《鸦片战争》中译本面世。

  1997年,22岁的蓝诗玲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南京大学学习。正是在这里——鸦片战争后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的地方,她观看了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参观了《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意识到鸦片战争对于许多中国人认识近代史的重要性”。而在英国,这场战争被大多数人遗忘,连中学历史课都少有提及。这让她感到非常惊讶。

  “基于中国普通民众和英国普通民众之间对这场战争理解上的巨大分歧”,蓝诗玲写出了《鸦片战争》一书。今年7月,中文译本面世。该书的写作,是一个追寻真相、爬梳观念的过程,也因此,鸦片战争中的主要人物不再是单一的历史面孔,而变得复杂多义,比如林则徐,他虽然被尊为中国的民族英雄,但并非没有过错。相关历史事件也不再被片面解读,比如,无论是鸦片贸易,还是鸦片战争,当时英国国内都有众多反对声音;尽管战争披上了道德、爱国主义的“迷彩服”,但经济利益仍然是最主要的动力来源。不仅如此,这一场战争呈示的诸多方面,即使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仍不难觅其影踪。

  这正是一位英国汉学家所做的努力。在描述纷繁复杂的战争本身之外,蓝诗玲分析了战争的影响尤其是后来命运,她希望将英国读者从他们对曾充满鸦片的历史的健忘症中唤醒。

  谈历史写作

  我不仅仅对战争本身的悲剧事件感兴趣,同时还对鸦片战争的历史对于中西关系在过去175年中的影响感兴趣。

  新京报:要写一部以鸦片战争为主题的历史著作,你的动力从哪里来?已有的著作,比如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对你有“帮助和启发”之外,是否也会带来压力?

  蓝诗玲:当然,我在本科历史课程当中已经了解到鸦片战争;我非常幸运的是,在大学里遇到了出色的中国史老师。但是,一直到了1997年,我去了南京,这才让我意识到鸦片战争对于许多中国人认识近代史的重要性。

  我受到茅海建著作极大的启发。尤其是,这本书提供了相关中文原始文献的宝贵指引。而且,当我开始琢磨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做了三个月的访问学者,在这儿与一些杰出的历史学家的谈话让我受益匪浅,包括茅海建、郭卫东及他们的博士生。在此期间,茅教授的那本书并没有英文译本,因此我非常希望通过我自己书中的征引来引起英语世界读者的注意。(幸运的是,该书的英文版将在明年出版。)以茅教授的风格,我又十分想将中文与英文原始文献的细节分析结合起来。但是我的侧重点还是有些不同于茅教授,我是文化史学家:我同样想分析鸦片战争的记忆对后来历史的冲击。我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叫《鸦片战争及其后来命运》。当我一开始构想这本书的时候,我不仅仅对战争本身的悲剧事件感兴趣,同时还对鸦片战争的历史对于中西关系在过去175年中的影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