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8块城区湿地全部上了“户口”
一边要开发保护好 “城市绿肺”,一边要给市民打造亲近自然的空间,生态湿地在保护与利用之间,如何寻求平衡?我省针对湿地遭遇系列保护难题不断探索破解方法,取得较好成绩。6月份,江西6108块城区湿地全部完成建档保护,在林业主管部门有案可查,可以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的监督。
记者从省林业厅湿地保护办公室了解到,由于个别地方政府和部分老百姓对湿地的保护意识还不到位,部分区域随着城市规模扩张、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的推进,非法侵占、填埋湿地现象屡有发生,恶化了城市规划区湿地生态环境。对此,林业部门长期持久地开展湿地宣传教育活动,每年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都组织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同时,将保护湿地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工作中,考评指标,严格执行湿地生态红线。
当前,我省湿地保护经费尚未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致使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恢复、湿地生态补偿、社区扶持等方面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今年开始,我省着力保障湿地保护管理资金稳定,努力纳入省、市、县财政预算。
我省湿地总面积91.01万公顷,其中得到保护湿地35.0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为38.52%,还有不少的湿地未纳入保护的范围。对面积较小或破碎化的湿地,我省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来进行保护。东乡县野生稻保护小区,就是为保护分布最北的野生稻而建立的简单、小巧的一个小型的保护区,从而使该块地域的野生稻及其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为保护南昌高新区的艾溪湖湿地,南昌市推出“圈层式”湿地保护模式,近几年投入上百亿元,拆违建、治污水,现在全城共有229万亩城市湿地,有力守住城市里湿地的生态底线,让市民生活在一个鸟语花香的城市环境中。现在,我省正在推广南昌城市湿地圈层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