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本报记者 朱 力 陈化先
10月15日,石城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实践教学课上,导师在讲授脐橙种养技术。通讯员 廖 坚摄
10月15日,在丰山乡下坑村果园里,导师在讲授无花果种养技术。通讯员 廖 坚摄
10月13日,石城县2019年第一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开课。通讯员 郑志平摄
10月11日,石城县小松镇丹溪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李晓华在果园查看果实生长情况。通讯员 魏小霞摄
近日,石城县万亩荷花与通天寨国家4A级别景区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讯员 赖德玲摄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2017年,石城县推出“千人铸造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持续从返乡创业青年、农村经纪人、种植养殖大户等致富能手和村两委干部、村干部后备人选、农村党员等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中筛选出一批能人,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孵化、实战实训,使其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
同时,围绕创业致富带头人,石城县出台系统的激励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带贫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将贫困户融入产业链条中,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增收、长期受益。
目前,石城县已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754名,带动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增收。相关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今年6月19日,国务院扶贫办以文件形式转发石城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经验做法。4月,省政府正式批复石城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10月17日,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石城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并受到表彰。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石城,就此进行深入采访。
突出“四强”标准,把具有创业致富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选出来
近年来,石城县启动“赣商回归”工程,实施石城籍在外企业家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凤还巢”计划,一场以亲情、乡情为纽带的扶贫计划拉开帷幕……
在广东从事服装外贸生意的屏山镇山下村村民赖宝林心动了,他不顾家人反对,返回家乡成立宝园种养专业合作社。
在外事业风生水起的高田镇陈从平回来了,创办鸿顺手套厂并主动找到高田镇党委政府,申请入驻高田精准扶贫车间。
做过餐饮、挖过矿的珠坑乡坳背村村民黄小勇也回来了,他想留在家乡再次创业,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
他们中有的是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有的是小试身手的生意人,有的是想返乡再次创业的年轻人……他们被赋予共同的名字: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们都有共同的出发点和目标:情系桑梓,建设家乡,帮扶他人,成就自己。
在创业致富带头人甄选上,石城县注重“四强”标准,即政治思想强、创业意愿强、创业基础强、带领能力强。按照个人报名、村级推荐、乡镇初审、县级确定的程序,优先选拔有社会责任感、渴望创业致富、有一定产业资金和技术基础、善于组织管理的青年创业者。
同时,石城县注重“两个带头人”(即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有效融合。从返乡创业青年、农村经纪人、种植养殖大户中遴选培育对象;对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村干部后备人选、农村党员,优先推荐为培育对象。引导培育对象向党组织靠拢,对申请入党的培育对象建立县、乡、村三级台账,进行跟踪管理。
会运用20多种十字绣针法的李晓华,十字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但每次回到老家,看到年迈的父母,总有几分不舍。2016年,李晓华毅然放弃十字绣生意,回到家乡小松镇丹溪村,凭借一股闯劲,试着种植数亩百香果,由于销售和管理经验不足,当年种植百香果以失败告终。
2017年,在村干部推荐下,他报名参加县里在福建省南安市蓉中培训基地开办的第一期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思想洗礼,他决定大干一场。2018年,在镇村帮助下,他流转土地50多亩,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吸纳贫困户到果园务工,百香果长势喜人,收获颇丰,当年他就帮助25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当选为丹溪村委会干部,并加入党组织。
2017年以来,石城有21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成为党员;234名党员成为创业致富带头人。
通过集中培训和结对帮扶,提高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帮带能力
2017年5月22日,在蓉中培训基地,石城县第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开班。政府出钱组织致富带头人赴异地参加专题培训,是石城县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一次新尝试。
在蓉中培训基地开办的培训班,实行“1+11”模式,即由基地老师集中带学生学习1个月,学生学费和食宿费全部由石城县政府承担;培训结束后,由培训基地安排创业导师继续对学员指导帮扶、跟踪服务11个月。截至目前,石城组织162人前往基地培训。
借鉴蓉中培训基地的做法,石城县建立创业导师队伍,聘请54名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对创业致富带头人实行“师带徒”结对帮扶。目前,全县已有592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有导师指导创业。
一批批学员走出去参加培训,他们返回家乡后,组建行业县级协会和乡镇分会,分行业、分项目设立创业致富带头人互助小组,定期开展座谈交流、观摩学习等活动,让先行一步、创业初成的带头人现身说法,与创业新生共享创业技术与信息。
通过考核激励与政策扶持,增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帮扶贫困户的社会责任感
山环路、路环山,沿途枝繁叶茂、绿树成荫,路边的脐橙园里脐橙挂满枝头,这是位于珠坑乡麒麟山的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的景色,很难想象数年之前,这里还是山上光秃秃,山下山塘淤塞、农田荒废的荒山野地。
在外创业的珠坑乡坳背村人黄小勇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返回家乡认真考察研究,从播草籽、栽树入手,先后投资5000万元,对山水林田进行综合治理,他的这一举动打动了县乡干部。2014年,石城县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竹溪小流域建设为契机,将珠坑乡麒麟山6000多亩山地列入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的规划建设范围,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经过数年的持续投入,麒麟山建成了休闲垂钓区、护坡展示区、针阔叶林治理区、果木林治理区、油茶经济林治理区等十大功能分区,成为集生态治理示范、生态旅游、科普宣传、现代农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昔日的荒山成了“麒麟山庄”。山庄自2018年开放以来,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每年实现产业收入300多万元。同时,黄小勇还带领张金亮等贫困户成功创业,帮带13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如今,黄小勇也从创业致富带头人成长为创业导师,他的成功实践是石城县一手抓考核激励,一手抓政策扶持,着力调动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性的结果。
发挥好考核激励的导向作用,县委组织部与创业致富带头人签订帮带目标责任书,建立创业致富带头人帮带贫困户台账,实行半年一评估、一年一考核。
创业致富带头人以就地就业、带动产业、引领创业等形式,每人帮带不少于5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帮带时间不少于1年。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实行分类管理,把创业致富带头人评为5个级别。对评为A级以上的,每帮带1户贫困户务工新增收入达1万元以上,奖励创业致富带头人1000元;每帮带1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新增收入达1万元以上,奖励创业致富带头人2000元;帮带100户以上的,以“一事一议”方式兑现奖励。同时在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中选聘创业导师,对选聘为创业导师并评为初级、中级、高级导师的,分别给予创业导师5000元、8000元、1万元奖励。
同时,县里出台金融、土地、税收、电商等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创业难题激发创业热情。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通”“财政惠农信贷通”等金融信贷产品,建立风险缓释基金,提供利息补贴;对流转土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行奖补并优先安排基本建设项目;对新落户的加工贸易企业并在园区建设标准厂房的,每平方米奖励80元;对进入电商孵化园从事电商创业的,免租金、水电费和网络费,并提供10万元创业担保……
通过考核激励和政策扶持,全县创业致富带头人帮带能力不断提高,帮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
通过产业聚集,让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持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在大由乡,一个拥有社员126户,其中有29户贫困户的石城县中力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实战地,他们改变原来的松散组合,从经营主体培育、供应链提升等方面规范运作,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
大由乡水南村的陈真,参加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后,积极加入合作社,并成为合作社的销售经理。他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社员销售草莲和干莲2500多公斤。
陈真通过加入合作社发挥了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作用,这是创业致富带头人、贫困户与产业利益联结机制的一种,除此之外,石城县还探索出多种模式:
实施租赁返聘帮带。龙岗乡返乡创业青年赖景传创办旺龙湖旅游发展公司,流转贫困户山地1800多亩,返聘30多名贫困群众务工,每人年务工收入1.8万元。创业致富带头人利用这种模式流转贫困户土地并吸纳他们务工,使贫困户有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两份收入;
打造协会吸纳帮带。琴江镇黄光洪成立大畲村乡村旅游协会,组织协会成员自办农家乐12家、民宿旅馆6家,吸收22名贫困群众参与民俗表演。这种以创业致富带头人为主的产业发展协会,既吸纳贫困户投资,又可以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
创建代销产品帮带。与阿里巴巴集团等企业合作,建成淘宝、京东县级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新建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引导创业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签订农副产品代销协议,让贫困户参与电商产业实现增收;
建立订单收购帮带。龙岗乡新南村曾甲良创办兴业(白莲)种植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4%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白莲,贫困户亩产增收350元。创业致富带头人创办合作社或企业,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帮助贫困户打通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正如石城县委书记鲍峰庭所说:“我们始终注重以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与培植本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使带动脱贫能够有生命力。始终注重通过乡情邀请、环境打造、呵护成长,吸引本土外出人才返乡创业。始终注重建立有效的益贫带贫机制,解决贫穷问题。始终注重增强我们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记者手记:为贫困户脱贫注入持续动力
当前,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阶段,农村仍有部分贫困户无法自己脱贫,他们需要长期的、专业的引导,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石城县的做法给我们启示:通过社会培训、政策支持,培养本土创业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在发展产业中帮带脱贫,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在采访中,本土创业致富带头人通过培训后,学到了技能,掌握了营销理念,提高了思想认识。他们发展起来后,在当地就是一个示范,成为创业导师。同时,本土创业致富带头人与基层党组织紧密结合,把村干部培养成创业致富带头人,把优秀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村干部,增强他们的帮带能力和致富能力。
目前,我省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如何避免出现贫困户短期内收入得到增加,却没有长期持续增收能力的情况?石城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唯有大力发展产业,让产业凝聚农村土地、资金和人力,带动贫困户投工投劳,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同时,利用本土创业致富带头人作为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纽带作用,让小农经济对接大市场,通过市场引导贫困户自我发展,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