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夜幕下的高铁线路养护检修工

17.02.2015  12:02

  新华社南昌2月17日电题:“老铁路”干“绣花活”——探访夜幕下的高铁线路养护检修工

  新华社记者 秦宏

  “350公里/小时!这么快的速度,不敢有丝毫马虎。”在气温只有2摄氏度的山野中,高铁线路养护检修工沈小明用灯照着路轨基座上的一条细微裂缝,用塞尺比划着。这组像刀片一样的工具,厚度为0.03-1.00毫米。“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1毫米的细微变化,我们都不敢忽视。

  今年50岁的沈小明是沪昆高铁南昌西工务段抚州东线路工区工长,是江西境内高铁线路养护检修工中年龄最大的一线工人。满脸胡子茬像张飞一样的他告诉记者,高铁线路的检修像是“绣花活”,除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能熟练使用先进的工具。

  以前普线养护检修靠经验、眼力和简单的机械工具。如今电子轨道尺可以将需要测试的数据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两位、智能轨检小车可以自动分析各项轨道数据、勘察山体地形用上了无人机……沪昆高铁建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护系统。老沈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我们每月要背诵100道各种养护参数题,每个晚上把它们与检测出来的数据一一对照,查找可能存在的问题。

  老沈“管着”11个人,大多数是“90后”。每天0时到4时,他们准时按照指令,完成工区内高铁线路的养护检修工作。

  说到他的工友,老沈有点急了:“他们中只有3人成了家,小伙子们由于工作时间原因,谈恋爱都被耽误了”。工作了4个多小时后,老沈为年轻工友介绍起了准备早餐的经验:“整夜不睡觉,早餐要吃点能保护肝脏的食物。

  在铁路上干了32年,能到高铁线上工作,他说很自豪,今后可以讲给子孙听。老沈特别想坐一回高铁,带着老伴去旅游。

  “不过不是现在。晚上工作,白天待命,要保证紧急维修随叫随到。”老沈说,“春运结束后,如果有机会,一定带老伴坐上高铁从自己养护检修的线路上走一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