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上演“光明接力” 受感召市民争相签填角膜捐献协议
阎阿红生前照片。资料片
阎阿红,是一个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市优秀特约记者、广播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的优秀记者,她撰写了大量反映平民苦乐酸甜的文章。阎阿红得知自己身患子宫内膜癌即将离开人世时,除了坚守岗位认真工作外,她还毅然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回报社会。2004年9月,她与省眼库签订了捐献眼角膜志愿书。同年年末,阎阿红离开人世,省眼库的医生摘取了阿红的两片眼角膜,移植给了当时72岁的张子丽和22岁的贫困大学生许国兵,让二人重见光明。2013年5日19时许,81岁的张子丽因病在香坊区哈汽医院离开人世,遗愿是捐出眼角膜,这个角膜她用了9年,带给她9年快乐光明的日子,她想再次将阿红的角膜捐给需要光明的人。
11日18时,哈医大一医院眼科医院病房内,等待角膜移植的丁凤芹老人双眼紧闭躺在病床上,“我有点紧张,等我眼睛能看到了,我要好好看看给我手术的医生、3个闺女和女婿,还要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擦地,做饭,干家务活。”丁凤芹盘算着眼睛复明后的日子。
丁凤芹一家人开始只知道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捐献的眼角膜,直到昨天下午才知道那个眼角膜曾经是一个叫阎阿红的年轻女记者的。
“真的很感动,作为受益者,我们应该将这份奉献精神继续延续下去,尽自己所能多为社会做点什么,让爱延续。”丁凤芹的女儿王金丽说。
手术成功后,丁凤芹在医生的搀扶下走出手术室。
阿红精神感召市民 冰城现捐献眼角膜热潮受到阿红精神的感召,2013年11月12日,丁凤芹的三个女儿和很多有爱心的哈尔滨市民纷纷来到省眼库填写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一天56人自发签约,这是黑龙江省眼库历史上签约数最高的一天,冰城再现眼角膜捐献热潮。
“从没见过一天来这么多人签约”
12日是黑龙江省眼库工作人员们最忙碌的一天,一整天共有56人自发地来到省眼库签订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人数之多创省眼库单日签约数量之最。10时30分,66岁的房宝贵一家三口来到省眼库要主动捐献眼角膜。房宝贵说,自己是一名退休的法官,老伴是退休的小学校长。9年前,阎阿红捐眼角膜的事迹就深深感动过他们。以前也想过捐献眼角膜,可一直不知道怎么捐。这两天再次听说她的事迹,老伴感动得直掉眼泪,正好赶上大女儿打电话说想捐眼角膜,一家三口便相约过来了。
“平时每天来签订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的也就两三位市民,除了省眼库搞的大型签约活动外,从没见过一下主动来这么多人签约。”省眼库工作人员岳朝英告诉记者,昨天来签约的市民最年轻的20岁刚出头,最大的66岁。除了自发而来的市民,还有眼科医院20多名年轻的医护人员“组团”来捐眼角膜。据介绍,从1999年省眼库成立后,哈医大一院九成以上的医护人员都签订了自愿捐献眼角膜协议书。丁凤芹与三个女儿共签捐眼角膜协议
12日9时45分,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院长刘平为丁凤芹慢慢揭开了眼纱。“睁眼的一瞬间,眼前突然一亮,黑了40多年,我终于能看见了。”丁凤芹仔细看着三个女儿,颤抖地一个个喊出名字,女儿们高兴得直抹眼泪。从术后情况看,阎阿红的眼角膜已完好地移植到丁凤芹的眼中。
看到母亲重见光明,三个女儿决定一起签订眼角膜捐献协议,为更多需要眼角膜的人留下光明。
“我死后也要捐出眼角膜,让和我一样的人能重见光明。”丁凤芹说,等眼睛恢复几天能看清东西后,她将亲自在眼角膜捐献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哈尔滨文明网供稿)
能帮助别人看到光明,是件幸福的事。据了解,目前我国眼角膜缺口仍然很大。“一枚眼角膜传递三世光明”这种崇高、博爱的精神背后是生命的延续和人道的传承,相信阿红的精神会让更多的人奉献爱心,让更多的人重见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