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聚焦搬迁移民“江西样本” 从乡村到进城

20.12.2013  12:51

  本报修水讯(记者邱玥)12月19日,全国扶贫搬迁工作交流研讨会在修水拉开帷幕,我省一种新型的搬迁移民模式——大规模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受到全国关注。“这种模式不再是简单的人口迁徙,而是一项重构经济和社会体系的重大改革,它实现了从有土安置到无土安置、从乡村安置到进城进园扶贫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快速高效地减少贫困人口、破解人口城镇化和工业园招工难题,通过同步推进土地和山林流转,还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省扶贫和移民办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我省目前有贫困村3400个、贫困人口385万人,其中有100多万人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区。近年来,我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以前有土安置扶贫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搬迁移民进城镇进园区无土安置扶贫,今年在修水、龙南等4个县进行了搬迁移民扶贫进城进园集中安置试点,搬迁1.5万人,目前贫困群众搬迁踊跃。明年,有20多个县要求试点,要求进城镇进园区的移民达9万多人,相关的项目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已开展。

  我省以县为基本单位和平台,以县城为龙头,实行县、乡镇、村三级联动。考虑到搬迁农户对安置地的多种要求,我省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尤其已有家庭成员在县城或工业园区务工的农户,引导他们进县城进园区集中安置;将一部分条件稍差或要求留在乡镇的移民,集中安置到乡镇所在地;将没有离乡意愿和条件的、打算长期在农村发展的农民搬迁移民到中心村。

  为打消农民“想进城、怕进城”的思想顾虑,我省建立健全各项优惠政策及扶持制度,让利于移民群众,确保移民原有的土地、宅基地、山林、水面的承包权及所有权不变,收益仍归移民所有。在此基础上,通过移民搬迁,让农民享受到搬迁移民扶贫补助或危房改造补助、土地增减挂政策补助,以及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创业服务贷款等;在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特困户可享受政策叠加补助。同时,在保证移民整体搬得出的前提下,努力建立新型社区网络和管理体系,加强搬迁移民的就业培训、宣传教育等,帮助移民尽快就业,较好地完成由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

  我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让农民参与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并且,注重引导社会帮扶,将社会扶贫和定点扶贫向搬迁进城进园的移民户,特别是贫困户覆盖和倾斜,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共建共享的格局,从而实现了搬迁移民扶贫的新突破。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