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餐”触手可及 江西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人民网南昌10月25日电 (肖成)杨海很兴奋,在这座已有480多年历史的古祠堂里,他挺直了腰,向底下40多名学生、村民宣讲道德典型,劝诫大家尊老爱幼、扶贫助弱。
杨海是江西新干县潭丘乡潭丘中学的一名教师,这是他第一次以主讲人的身份走上中洲村邹氏祠堂的“道德讲堂”。他说,道德课堂不仅对听众,对自己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事实上,带给他们新鲜感的“道德讲堂”,只是这座焕发着现代化气息的古祠堂的一小部分。随着互联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进入,以及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修葺一新,古祠堂已经成为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集中地”。
去年年初,文化部下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从今年7月份起,江西在新干县、寻乌县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均等化试点,一场惠及普通民众的文化“大餐”缓缓拉开序幕。
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文化设施全覆盖
10月21日,江西新干县图书馆,唐丹丹拿出智能手机,扫描借阅机上的二维码,顺利把喜爱的图书“装”进了手机中。
高中毕业进城务工后,这个要强的姑娘就一直希望通过阅读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每天下班,她都要专门绕道去图书馆看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而今,随着该县数字图书馆的正式开放,唐丹丹看书的地点不再限于图书馆,“而是拿起手机随时都能读。”
今年7月起,江西新干县正式启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在县城,高标准建成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兴建青铜文化公园、古村文化街、10个文化广场、多厅数字影院、体育馆;在乡镇、社区、村组,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十个一”。城乡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
“这次试点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进行了量化规定。比如,要求县(市、区)本级建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图书馆;乡镇(街道)所在地建有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建有1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文化活动室等等。”江西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丁跃说,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就是为了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如今,作为首批试点的新干县,一个个文化设施项目落地实施,设备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构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能够参与并享受精彩的文化生活。
精心组织创新服务 文化活动有内涵
在新干县,一个小小的文化信息资源平台,正成为神政桥乡湄湘村村民高建林获取文化资讯的重要渠道。
虽说小,但是这个平台却包罗各种文化内容:新干文化、共享资讯、文化视频、为民服务、政务公开、综合信息。坐在家里,只要按动遥控器,便可以进入平台,任意浏览其中的文字信息、图片及视频资料。
其实,这只是新干县众多文化服务中的一个缩影。
新干县县委书记刘毓名说:“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过程中,县里不仅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了文化设施,更下大气力解决好文化设施如何使用的问题。”
该县精心组织“美丽乡村·舞动新干”全县妇女健身舞大赛、“中国梦·乡村梦——欢乐新干大舞台”广场文艺汇演、“新干好声音”等一系列有特色、有品味、有影响的群众文化活动,搅动了村村寨寨、千家万户。在乡村,文化活动也同样遍地开花,农民自办的“音乐会”“艺术节”“村晚”“剪纸节”等活动精彩纷呈。
此外,在文化服务投入上,新干县重点向中小学生、老人和贫困群体倾斜,每年向困难群众、社区居民、农民工免费发放“文化消费优惠卡”1万张,并启动“文化扶贫”“文化快递”工程,组织文艺骨干到偏远山村和中小学校开展文化讲座和文艺辅导。
“群众不仅需要享有文化,更期盼参与文化活动。”刘毓名说,下一步,新干县将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的整合,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进程,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共文化设施物尽其用。
统筹把握试点推进 文化繁荣闯新路
10月23日,江西省公共文化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举行。据悉,2015年,江西省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全面铺开,其中,在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4个设区市分别确定1个县或区开展试点;在南昌、九江、宜春、上饶、吉安、抚州6设区市分别确定2个县或区开展试点;在赣州市选择3个县或区开展试点。
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试点如何因地制宜、稳妥推进?如何让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大餐”?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难题。
江西省副省长朱虹认为,要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统筹突出抓好标准建设,补齐短板,兜好底线,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需求;突出抓好资源整合,创新体制,形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合力。
“试点中新干县、寻乌县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构建了领导统一、权责明确、上下联动、左右配合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江西省文化厅厅长郜海镭表示,应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效益。
“在下一步试点工作中,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探索将财政投入以直接拨款为主转为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竞争机制,逐步建立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使资源配置从文化系统‘内循环’逐步转为面向社会的‘大循环’,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郜海镭说。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