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新余市是一座工业城市,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战略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稳定粮食、生猪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渝水区、分宜县先后建成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区),新余市被命名为“中国蜜橘之乡”,分宜县被命名为“中国夏布之乡”。全市拥有国家级生态乡镇12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乡镇26个、省级生态村35个。
保护环境 循环发展
2012年,新余市为保护仙女湖一湖清水,取缔了仙女湖水域内3万多个网箱养鱼,以此为契机发展碳汇渔业,打造仙女湖有机鱼品牌;市政府先后出台《水库推行生态化养殖实施方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在渔业养殖、畜禽养殖等方面实行严格的控污减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2014年实施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关停水源保护区和城市规划区养殖场101户;2015年对袁惠渠新余段沿岸1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业、农村面源污染源进行全面整治,集中建设20家大中型猪场粪污处理设施。在控制污染的同时,全市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2014年引进大型沼气综合建设项目,逐步探索出“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和有机肥处理中心,推动养殖、种植各产业链的无缝衔接,达到三位一体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目的。目前罗坊大型沼气项目已进入二期建设,建成后供气用户达到6000户,日产沼气1.2万方,固液态有机肥4万吨;依托沼气站打造罗坊镇下排村1000亩水稻生态种植园。
标准化生产 品牌强农
新余市在做大特色主导产业规模的同时,着力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新余蜜桔、苗木花卉、商品蔬菜等都制定了生产管理规程或栽培模式,创建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3万亩,新余蜜桔“猪沼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高标准农田40余万亩,标准化猪场57个,改造标准化鱼塘7900亩。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企业对“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力度,建立自主品牌,目前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35个、省名牌产品12个、认证无公害食品84个、绿色食品24个、有机食品1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
龙头培育 科技兴农
近年来,新余市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1010”工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47家,市级134家,2015年18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8.57亿元,实现利税8.67亿元,出口创汇8000余万美元,带动农户22.02万户增收6.96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逐步成长,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到759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72个,种养大户1500余户。形成了苎麻种植加工、大米加工、新余蜜桔种植加工、油茶种植加工、畜禽养殖加工、苗木花六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仙女湖农业科技园、渝水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分宜县国家级现代农业园、高新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渝水区农机产业园等“五大农业园区”入驻企业244家,其中国家级企业9家,省级企业68家,市级龙头企业67家。农产品加工产值2.7亿元,吸纳农民就业41.6万人次。
三产融合 休闲助农
休闲农业作为一级生产,二级加工,三级体验服务相加的第六产业,对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打造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和休闲农业示范点,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前来观光体验,从而唱响新余农业品牌。目前全市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示范县一个,国家级示范点1个,省级示范点8个,共有休闲旅游农业园区及企业281家,农家乐283家,年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新余昌坊度假村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