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的商业化尝试

26.08.2016  19:34
  休闲度假逐渐升级,“城中人”对乡村旅游度假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乡村来说,借旅游脱贫成为良策。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首批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正式公布。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首批280个旅游扶贫项目共带动5244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实现脱贫。在这一过程中,“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成为旅游扶贫新模式。

  景区带村

  资源变身资产平台

  拥有草原天路风景名胜区、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等20余处景点及景区资源的张家口市张北县日前再次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在上周,张北县的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登上了首批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的名单。据张家口市市长马宇骏介绍,目前通过景区发展与农民转移就业相结合,张家口全市12个景区累计吸纳农民工就业1.2万人,其中80%为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可增收1.3万元。

  此外,与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一同上榜的还有保定市的野三坡景区和石家庄市的佛光山景区。作为1986年开始动工开发的老牌景区,野三坡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景区的游客吸引力持续至今。去年,景区共接待游客36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亿元,旅游总收入13.5亿元。

  对于野三坡景区30年的发展对周边贫困村实现脱贫的作用,野山坡景区管委会主任马树起表示,目前野三坡所在的涞水县已建立了县乡旅游扶贫资产收益平台,即县政府一次性投入1000万元用于野三坡景区建设,每年由当年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000万元,扶贫对象每人领取收益1000元。目前,景区带动7个乡镇、90多个村、1500余家宾馆农家院、3万人就业。

  能人带户

  创客将成脱贫生力军

  根据国家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观测中心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显示,人才匮乏仍是目前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这一基础上,今年获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的数量较去年的20个整整高出一倍,相关配套政策及优惠措施的及时跟进也激发了“能人”投身乡村旅游创业的热情。

  2013年,来自湖北黄冈市的闻彬军返乡创业,创立神峰山庄,并担任山庄总经理。据了解,神峰山庄主推“公司+基地+种养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三年来共实现流转土地2.1万亩。除了通过土地流转帮助农民致富外,神峰山庄还对当地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并扶植养殖领头户,通过公司参股51%、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种养合作社加盟神峰山庄,成立80个专业村。据闻彬军透露,目前神峰山庄还吸引了8000余名“创客”投身当地的乡村旅游,发展种养基地和旅游经营实体100余个。

  此外,作为能人带户的另一个典型代表,山东省中郝峪村支书赵胜建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回村创业。在回村创业的12年中,中郝峪村的人均收入从赵胜建回村创业时的2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3.4万元,12年间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7倍。

  公司(合作社)+农户

  产业扶贫仍需前置条件

  “旅游扶贫是产业扶贫,是产业就要按照产业规律做。”李金早表示,开展旅游扶贫除了要把村选好、把利益分配机制搞精准等,还必须有一个带头从事旅游扶贫的企业主,并且要能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以及能够让贫困户参与的各种组织方式。

  据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正学介绍,目前公司探索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带动核心景区8个村脱贫2450人,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246元(旅游收入占45%),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9倍。同样值得提倡的是,除带动景区农民利用土地、资金等参与入股外,还对无资金入股的村民采取“农户入股多少、公司就垫资多少”的方式,带动8个村465户农户成为股东。其中,温泉度假小镇为625户农户每户担保创业贷款8万元共5000万元,用于农户的房屋改造和入股建设温泉度假小镇,贷款期满后由企业代还农户所有贷款。

  作为《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变形金刚4》的取景地,重庆武隆也正依托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在国内外文旅产业中的知名度,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合作社来帮助当地农民实现脱贫致富。据了解,在白马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仅去年一年,专业合作社就接待游客46万人次,旅游收入5800余万元,解决本乡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就业,全乡共有14户56人通过办农家乐脱贫,在乡特色旅游企业中务工脱贫的有62户253人,为游客提供产品脱贫的有125户438人。此外,位于山区的安徽省合肥市三瓜公社,也通过借力电商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合作社+农户”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