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制度执行疲软“床护比”岂能达标?
“护士去哪了?”这是病房里经常被问及的一句话。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国家36年前制定的1:0.4的“床护比”至今难以达标。记者调查发现,护理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护理投入的长期不足,共同造成护理人员紧缺的现状,而重“医”轻“护”、伤医伤护事件频发、护校生源减少,则加剧了这一趋势。(5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千人口中仅有护士1.4名,与世界大部分国家每千人口护士比大于3相差甚远。“护理危机”自然与护士人才储备不足有关,但雪上加霜的是,我国目前有超过6万明护理人才处于歇业状态,找不到对口工作。而数据显示,目前有96%医疗机构床护比例不达标。一方面是护士严重缺乏,一方面是人才大量浪费。这种供需倒挂现象,根源恐怕还在医院。
医院缺而不招,自然是有自己的“小九九”。因为医生和护士为医院带来的产能无法比拟,因此,能少用则少用,而使用临代护士弥补更是很多医院的惯用办法。一面让他们干着超强度的工作,一面因游离于体制之外而节约了开资,即便有幸成了少数的体制内护士,干最苦的活,拿不一样的薪酬,似乎护士就是事实上的“二等人员”,加之近年来伤医伤护事件的屡屡发生,在客观上也是将他们往医院外赶。
而不少医院,甚至还存在大量使用钟点护工现象。这不仅挤占了专业护士的基本就业权,也带来了严重后果,比如病人的康复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一旦出现纠纷也给自己维权埋下了隐患。而护士人才流失现象,尤其是高端护理人才的流失也日趋严重。据德国护理业雇主协会公布的消息,从2001年至今,我国已为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输送了1100多名护理人才。因为收入已经达到了国内同行的六到七倍,致使这一规模还在继续扩大。
显然,解决护士缺乏困境,首要任务是调动护士积极性,加强对护士法制化的管理。如果他们根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就难免会从“纠结”产生“心结”,最终变成“死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自然要择良木而栖。同时,要对现行用工机制进行反思,通过制度补缺,将问题真正导入法治路径中来。如果有政策倾斜,能将更多护士纳入体制之中,有盼头,有保障,从业积极性就会大增。而更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重医轻护”现象。事实上,无论是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与护士的配备比例,还是同工同酬等,都能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以及《护士条例》中找到明晰条款。医院之所以不买法律帐,说到底,制度执行疲软是主因。这里既有法不责众思维,恐也与缺乏抓手有关。
所以,要切实改变护士紧缺现状,必须找到新的“执行支点”,比如将床护比这一硬性要求跟医院考核挂钩,对拒不执行者进行严格问责等。同时,还要在医疗体制、政策上花大力气改变目前医疗资源过于集中、供小于求的现状,对一些公立医院乱设贵宾房导致护士浪费进行治理整顿等。有真章才会动真格,动真格才会出效果,只有压力才能倒逼出动力。如果执行到位了,医院就会对法律心生敬畏,而护士有地位有尊严了,人生安全有保障了,有动力在人生舞台上精彩绽放了,就会争着干抢着干,“护理危机”就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