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故居落架大修遭误传 不少网友以为被拆
因被鉴定为危房,李万春故居目前在原址落架大修。张树婧/摄
李万春故居(资料图片) 晨报记者 王颖/摄
“去年7月看到李万春故居被孤零零地圈在工地里,本以为被保护起来了,谁想突然听说它被拆了。”常去胡同拍照的发烧友张先生,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北大吉巷22号京剧大师李万春故居“没了”的消息,感到很震惊。西城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李万春故居去年被鉴定为D级危房,为进行文物保护,在原址进行“落架大修”。
故居消失 市民着急
“昨日忽然发现,位于北大吉巷22号的李万春故居已被拆除。这座在社会各界呼吁下本被承诺原址保留的宣南故居,精致玲珑的倒座四合院,最后还是被稀里糊涂处决了。可惜白挺了那么久!”2月10日,一网友发微博并配上一张图片,平地上没有建筑物,蒙上了绿色施工围布,稍远处有施工的围挡和简易工棚。微博被转发了近百次,不少关心胡同古建的网友都感到很可惜。
喜欢在胡同转悠拍照的张先生看到此微博后,前天特意去现场查看,发现李万春故居确实“没了”,附近老住户告诉他“被拆了一阵儿了”。让张先生的震惊是,“去年7月我去过现场,当时好多平房都拆了,而李万春故居还完好立在工地里,我本以为它能‘躲过一劫’,谁想昨天再去看时,工地里本该是故居的位置却空了。”
进行修缮 网友质疑
昨天,北京晨报记者来到菜市口附近,发现网友微博照片的位置位于南大吉巷,图片中被绿色围挡遮盖的空地并非李万春故居原址,而北大吉巷22号故居被圈在工地围挡内。北京晨报记者进入工地,在西南角找到已成平地的李万春故居。施工方现场经理黄先生称此处为李万春故居原址,计划于今年年底在原址修缮。
北京晨报记者在西城区政府网站查到,北大吉巷22号李万春故居属于文物普查登记项目,西城文委工作人员也证实李万春故居属于不可移动文物,“不会拆除的”。为何曾在工地里独立数月的故居“没了”,有网友打电话询问西城文委,被告知在进行“修缮”。但不少网友质疑,“小院看起来挺结实的,稍微修修就好,不至于把房全拆了修吧。而且院内的精美砖雕、大理石构建去向不明,再建的如果不像怎么办?会不会拆了就没人管再建了?”
落架大修 不同于“重建”
对此,西城文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给李万春故居正在进行“落架大修”,“落架大修不同于‘拆了重建’,是文物修缮保护的专业用语,是使用原材料、原工艺、原规制、原格局进行的文物修缮,使用仍能用的部件,对于实在不能使用的进行替代。去年李万春故居已被鉴定为D级危房,有些房梁受损腐蚀严重,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坍塌,到时会对文物造成更严重的损坏,只能进行落架大修。工程从去年10月28日开始进行,将拆下来的原材料收集编号,约1个月后完工。”
为证实李万春故居进行落架大修,工作人员带领北京晨报记者来到文物存放处,在一根房梁上看到“倒座后檐檩西一”的标记,工作人员表示再建时可凭记录的位置将梁放回原处,“但另一边堆放的已腐烂的木材就无法继续使用”。
名词解释
落架大修
指当木架构建筑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需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将木构架局部或全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但砖混结构建筑不适用落架大修。因李万春故居是砖木混合,故可进行落架大修。
新闻链接
李万春其人
李万春原名李伯(1911至198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其父李永利是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其父好友中医赵安伯为其取艺名李万春,意在万古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