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中国传统的芭比娃娃
杜蓓和她的作品
杜蓓作品《霸王别姬》
杜蓓作品《白蛇传》
杜蓓作品《梁祝》
杜蓓作品《天下掉下个林妹妹》
“绢人”亦被称为“北京绢人”,正名“绢塑”艺术,是绢的一种软变形工艺,是流传在中国民间的古老工艺技能,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近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绢人”第三代传人杜蓓接受中国文物网编辑的专访,向小编介绍了“北京绢人”的历史渊源。
何为“北京绢人”?
据杜蓓介绍,“北京绢人”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主要特征是以绢来塑性,制作原料十分讲究,如人物全身由上到下的服饰、衣料及头戴的绢花、手中的宫灯、绢扇等全部为上等的丝绸、绢纱和蚕丝。
绢人作品的题材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历史侍女、戏剧人物和民族舞蹈造型等,因此从原料到题材的选择,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
“绢人”的起源
杜蓓讲,中国民间的布制玩具被认为是产生“北京绢人”的肥沃土壤,绢人的制作技艺是在中国民间“针扎”和“彩扎”类制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据已有的史料可以肯定绢塑艺术在唐已初具规模,史书《全唐文》中《木偶人》就介绍其制作过程,“……以雕木为戏,丹濩之,衣服之。虽狞勇态,皆不易其身也”。
贞观年间出土的“绢木女舞俑”和官木俑就是其发展的证明,“绢木女舞俑”分别梳理不同发式、装饰、姿态栩栩如生,表现了唐代绢塑造型艺术的高度水准。“官木俑”全部着装黄色花绫袍、黑腰带。
“绢人”在古代的发展
杜蓓认为,绢人在唐代得到长足的发展,其人物设计、整体造型的塑造逐步成熟,随着鉴真和尚东渡,绢人技艺也传到日本,现在日本的美术人形的部分技艺就是仿制唐时的工艺。
北宋时民间开始把绢人运用在大型活动中,宋人吴自牧撰的《梦梁录》中就有以绫绢塑人形的描述,“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并以绢绸彩结成人形” 此时的绢人技艺已有了惊人的表现和一定的规模。
元以后,中国古代民间的绢塑工艺不断发展,除了绢人,绢花也开始流行与民间。
明时,绢人、绢花、宫灯、“夹纱灯”百花齐放,制作技艺也非常成熟。
到清代,内务府御用工厂所设各种作坊中即有“花儿作”,后陆续流于民间,康乾时期,北京崇文区花市一带“各街、市花庄及住户营花者约占一千户以上”。至清中叶,当地住户多以造花为业,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前即有“花儿市”之名。
一直到民国初期,绢花依然生意兴隆,而绢人由于其技艺的高难度,则只在宫院显贵处见到,没有得到像绢花那样的普及程度。至1937年后,由于战乱不断所有绢塑工艺行当都开始日渐衰落,后几近绝灭。
“北京绢人”的由来
绢人——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以“北京绢人”的名字首次出现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杜蓓说,这一段时间又是中国民间手工技艺在历代传承中的重要发展和最为辉煌的时期。
1954年,文化部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把以我国民族形式的传统手工艺品参赛国际儿童玩偶比赛的任务交给了当时为北京女青年会会员葛敬安,在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葛敬安终于用绢做材料制成了藏、苗、黎、彝、维吾尔五个少数民族妇女人形,经过多次的修改,并在多次参加世界比赛获奖,“北京绢人”成为了绢塑工艺的杰出代表。
“北京绢人”在近代的传承发展
杜蓓告诉小编,1955年1月4日,葛敬安在北京自家院内辟了几间房屋,和李配芳、杜崇朴、张宗敏、陶慧敏、宋翠珍、陈明礼、张琴等七、八名爱好艺术、热心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女同志一起,白手起家,成立 “美术人形研究小组”(即“北京绢人”);成功制作了“西施浣纱”“吹笛仕女”“李纨教子”和“秉烛夜游”4个取材于历史故事和小说中的古装仕女作品,“北京绢人”的制作技艺逐渐成熟。
1957年“美术人形小组”改由北京市特艺公司和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双重领导,正式定名为“北京市美术人形研究小组”,小组的成员也逐步扩大。
1964年,“北京绢人”作品“海棠诗社”和“荷花舞”参加了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很大成功,这标志着北京绢人工艺走向了成熟,日本、英国、加拿大、瑞典、巴西等国纷纷定货,北京绢人事业蓬勃发展起来。
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又有一些行业像绢花、剧装、锦盒厂由于转产合并等因素加入绢人行列。
杜蓓简介
杜蓓,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京玩具协会会员,自1974年从事绢人创作工作,1978年起在设计室从事绢人的设计工作,同时正式拜贾绍浦师傅为老师,成为北京绢人第三代传人。其作品做工精美、独具神韵,代表作有《西厢记——花园相会》、《霸王别姬》、《渡海观音》、《白蛇传》、《天下掉个林妹妹》等。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