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暑期工作会议召开 廖进球王乔讲话
8月26日上午,我校2014年暑期工作会议在新余召开,暑期培训班上的全体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围绕“内涵建设、创新发展,为实现‘百年名校’目标打下良好基础”的会议主题,校党委书记廖进球、校长王乔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王金华主持。
廖进球以“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为建设‘百年名校’做出新贡献”为题,从使命自觉、发展自信、差距自省、奋发自强4个方面,对江西财经大学建设怎样的‘百年名校’和怎样建成‘百年名校’进行了系统思考与详细阐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奋力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的认识与实践的新境界。
廖进球认为,“百年名校”的核心特性是成熟、厚重、练达、敏锐和贡献,核心构成是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核心要素是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专业、科研院所、学刊学报、校园文化。他既充分肯定了近些年来我校办学成绩,又在讲话材料中一口气用了13个“差距”,把我校与国内财经类及省内高校的现状进行了客观对比分析,以此要求大家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同时,廖进球告诫大家不必妄自菲薄,而要正视自身差距并把这些差距转化为“可以努力的空间”。
廖进球说,再过不到10年,我们将迎来江西财经大学建校100周年,这时学校向加快创建国内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冲刺的关键时期,也是今后不断向中国一流大学迈进、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他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勇担使命,以更高标准作为追求新境界和努力方向,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实干兴校。具体说,要培养杰出人才,着力抓好人才培养,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要培育名师,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大幅提升人才优势;要打造名学科,大力优化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发展水平;要扶持名院所,加强院所建设,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打造名学刊,突出专业和区域特色,大幅提升影响力;要构建名文化,通过养大气、厚底蕴,着力提升软实力。
“历史把我们这一代江财人推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广大师生、家长和校友殷切期待我们,宏伟的目标感召和激励我们。每一位江财人都必须深刻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加倍自觉、加倍努力地创造无愧于先辈、无愧于内心、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业绩。”廖进球说:“百年期盼,世纪梦圆。我们的人生何其有幸,我们的责任何其重大。我相信,只要全校师生增强共识,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建“百年名校”必先有大学精神。王乔以“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回归”为题,从“建‘百年名校’必先有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构成”、“现代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回归”等方面,结合我校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深入阐述了大学精神建设。
王乔指出,现代大学精神迷失,正在使通才培养、人文主义、个性教育等曾经为历代教育家推崇与捍卫的大学传统与我们渐行渐远。重视现代大学精神建设,以大学精神为引领“聚正气、养大气、出名气”,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由此成为新时期学校发展关键所在,可谓正当其时,正合其势。他强调,“百年名校”须“内外兼修”,外重学科发展、科研能力、国际化程度、科学管理水平等可量化指标,当如“百年大树”,木秀于林,实力超群;内修现代大学精神,当如“百岁智者”,信念执著,定力深厚,持久绵长。他强调说,缺失精神的大学没有发展前途,更不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追寻与敬仰的“百年名校”;建“百年名校”,如果没有大学精神的坚守与回归,就会迷失方向甚至南辕北辙,适得其反,成为一种“失去灵魂的卓越”。
王乔认为,“精神引领、主体归位、各展其能、循环共进”,可以成为江财大学精神建设的行动方针。“精神引领”是要以大学精神为引领,通过学校制度建设、氛围营造、宣传教育,品读大学精神,形成共同意志,树立理想信念;“主体归位、各展其能”是要明确学校、学院、学术组织、广大师生在大学精神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发挥各主体职能优势与主观能动性,聚集发展正能量,推动大学精神建设新实践;“循环共进”是要尊重规律,协调统一,稳步发展,让大学精神与学校事业发展辅成共进。
“我们实现‘百年名校’的江财梦,就必须以江财的大学精神为引领,凝聚江财人的力量,坚定地走出一条具有江财特色的发展道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丰富“百年名校”精神内涵,不断提高‘百年名校’建设水平。”王乔说,“蓝图已然绘就,力量正在凝聚,让我们同心协力,向着“百年名校”的建设目标阔步前行!”
当日下午,全体与会人员围绕本次会议主题,分6个小组对廖进球、王乔重要讲话和会上下发的“江西财经大学关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及“江西财经大学百名人才支持计划”、“江西财经大学资深教授评授管理暂行办法”、“江西财经大学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江西财经大学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暂行规定”、“江西财经大学内聘教授(副教授)暂行办法”、“江西财经大学教师转岗分流暂行规定”等6个附件等进行了热烈讨论。(文/王金海 喻春龙 图/罗庆辉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