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心语】我的青葱大学岁月

22.06.2016  23:04
  

  不知用了多久才整理完我的大学资料,笑着哭着把电脑里这接近100G的文字、照片和视频等从头到尾阅览了一遍。期间一幕幕的场景扑面而来,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大学五年时光的回忆,记录着我与同学们的快乐与忧伤,青春和过往。

  所有的记录始于2011年9月的开学那天,以及新生入学典礼那天那个烟花绽满天空的夜晚。在阵阵惊呼声中,我终于从高中生活的稚嫩中清醒过来,意识到崭新的大学生活正徐徐拉开着帷幕。

  一切都是新鲜而未知的——第一次走出家乡远离父母的庇护,第一次住校和“陌生人”一起生活,第一次知道蛋糕不仅仅可以吃、也可用作涂抹大战的武器,还有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彻夜长谈的激动……

  慢慢地,我们相互熟络起来。举办室歌大赛后,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唱歌那么难听(好听);英语话剧、送别前湖晚会,才发现我们班“妖孽横行”、反串人才辈出;学生厨房、跨年包饺子、心理班会做寿司,惭愧于某些男生厨艺竟然远超我们女生;还有整个班级声势浩大地去吃自助餐的经历,大口吃肉时偷偷揣测店老板躲起来抹泪心疼的场景,心中暗爽不已;中秋夜晚,我们举着小台灯在白帆广场大声唱、放肆闹的情形,以及凤凰沟摘桔子,龙门谷打水仗、坐山间滑梯,各式各样的球赛,辩论赛……一次次活动,终于把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40多位同学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

  渐渐地,我们走入了彼此的心。五年下来,已然习惯了四人寝室的生活,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在吃饭时尝两口别人碗里的菜,连帮室友带饭都带出了一定的境界。知道茜爱火锅,小燕子好茄子,小室长的辣辣辣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还有那谁谁每次带饭都要“小碗菜”(店名)的茄子、土豆丝或南昌拌粉加蛋不要花生……我们知道了许多小秘密,互相嫌弃却永不背离。

  医学生的我们,大学故事又有些与众不同。早点到、晚查房的准军事化管理;上不完的自习、理不完的课堂笔记;昏天暗地的考试月每次都有几个因过劳而晕倒的小伙伴,使我们感慨唏嘘着“学医就是以命换命”;实验课一直充斥着福尔马林或小动物们的“气味”;总有着懒得洗的白大褂,有着越来越没节操的谈天说地……

  多年之后,不知同学们是否还会记得需花整个学期才制作完成的“毛概片”吗?会记得一下大雨就被淹没的杨简桥吗?会记得老地方必点菜肴铁板茄子和铁板鱼么?会记得从空心菜中吃出一条巨型绿色菜虫的可怕经历么?会记得传染病男神水哥或是那个一手粉笔一手烟的药理张老师吗?会记得堪比山寨机的统计老师吗,不知他在教学弟学妹们时,是否也是和当年一样地激情昂扬暨声音特大、待机时间超长呢?还会记得那些年轰轰烈烈爱过但最终分开了的“班对”么?还记得2013年1月4日(一生一世)是和谁一起走过的吗?……

  五年时光呼啦啦地就被翻过去了,一切都太仓促。时至今日再放眼望去,医学院的每个角落都留下过我们的身影,都记载着我们的青春和故事。毕业季的生活仿佛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灰色,充满着未知和选择,承载着不舍和留念。

  以前不爱拍照的我,现在却不愿放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努力把他(她)们定格在照片中也同时印刻到记忆里。散伙饭总是交织着泪水和告白,我们害怕来不及好好说再见,恨不得把心里的话一股脑儿全都倾倒在这最后一夜。和去年的学长学姐们一样,我们把行李装进一个个箱子,陆续运出住宿楼,只留下一个空荡荡的记号。毕业季脑海中总浮想起余洁在《毕业生》里说的那句:“我们不是植物,不能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

  是的,我们终将离开这熟悉而难忘的地方。但我们也必定留下一些印痕,比如留园中2米长石子路承载的毕业生们满满的祝愿,这些祝愿将会在这片我们挥洒了青春的红土地上永存。
  一路走来,我最大的体会是五年来的付出、失败和磨练等等都是值得的,都是人生最宝贵的历练与财富。在即将踏出校门的这一刻,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荒废大学期间的美好时光,因而完全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的大学,没有遗憾!

  虽然我们即将离开,但还是很想把美好的祝愿送给学弟学妹。真诚地祝愿学弟学妹们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打牢专业基础,早日成为有用之才。同时也奉劝学弟学妹,千万不可“不在乎”和“无所谓”,而应从现在开始,努力去把握,去经历,去感受,去拼搏……

  ——惟有青葱大学岁月,将会是你我人生中最独特的篇章!

 

  (景正伟,女,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11级2班毕业生,中共党员。主专业预防医学年级排名第一,完成行政管理双学位学习。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特等奖学金”6次,“一等奖学金”2次,“优秀学生党员”2次,“三好学生标兵兼优秀学生干部”4次,获得2015年学校“十大学生魅力人物提名”荣誉称号,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 责任编辑:易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