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美为生态美“点睛”
山川秀美,关键在水。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更是生态之基,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物质资源。
随着社会发展,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瓶颈”。
近日笔者跟随水利部“秋水长天·水美中国”采访团实地探访湖南、江西两省,近距离了解当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果。
① 确保“安安全全喝水”
夜幕降临,“星城”长沙点亮灯光,如同“天上繁星”移步人间。俯瞰湘江两岸,千年古城之韵与现代文明自然地交融一体,“山水洲城”的绚烂美景让人目不暇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产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长沙部分地区地表扰动,植被破坏。2012年前后,沿湘江两岸砂场林立,河道内滥采滥挖屡禁不绝,加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大量面源污染,加剧流域水质恶化。
水滋养了城市,城市也应守护着水源。
湘江是长沙人的母亲河,80%的市民生活用水取自湘江。如何确保百姓用水安全?近年来,长沙市加大湘江水域治理和保护力度,以库区水质安全为核心,重点在“清退”“截污”“提标”“监测”8个字上下功夫,开展高污企业退出专项整治,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水项目进入:否决污染项目425个,涉资90余亿元;完成主城区105个排污口截污改造,建成雨污分流和污水收集管网400公里;提标改造11个城区污水处理厂等。
为确保湘江流域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一类水为最优,五类水为最差)以上,长、株、潭三市将排放水标准提高。
标准的提升给治理污水、洁净水源提出了新挑战。笔者在长沙市洋湖新城科教园区内洋湖再生水厂了解到,2011年以来,该厂通过人工湿地这一新型技术有效地改善当地水质,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眼前这片人工湿地共165亩,种植着芦苇、菖蒲、水葱、风车草、美人蕉等30余种植物,它既是自然景观,也是污水处理‘设备’。”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危建新给笔者介绍说。
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的柏水寨村也是通过种植水生植物的方式,净化当地水源。通过水葫芦、田虫草、水芋、荷花等一系列净水植物对污染物进行物理拦截、生物降解,加上植物本身的遮光作用,有效地抑制了水中藻类繁殖,实现了水生态的循环利用。
② 建设“有颜值”的生态
实施生态治污、保障流域内水质水量仅仅是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环,只有与当地的水利建设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打通河湖连接体系,实现雨季排水,旱季补水的合理调配。
长沙温和适宜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每临汛期,因湘江两岸地势低洼,外洪内涝灾害时有发生。
痛定思痛。近几年来,长沙大手笔开展城市防洪建设,基本建成了主体防洪圈和行洪排涝水系网。城乡堤防(千亩以上堤垸)完成达标建设235公里。城区排涝工程完成易涝点处置57个、堤防涵闸121个、泵站改造68处,大大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一定要联通江、湖、河,让水流起来。”长沙市望城区区长范焱斌说。据了解,望城区水利工程利用长沙综合枢纽蓄水后形成上下游水位落差,枯水期上游引江水入湖,丰水期下游放水入河,河湖联通构建动态的自流活水系。该项目集沿线边坡整治、河道疏浚、调蓄储水、景观亮化等工程于一体,建成后将形成一个贯穿滨水新城的城市水系生态绿廊。
在家住江西省赣州市赣江源大道的罗先生眼中,大道旁的章江南岸开发工程不仅防洪排涝,同时兼具生态、休闲的功能。他告诉笔者,未开发之前,这里基本没什么风景可看。工程建起后,有山有水,还有许许多多他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很是吸引人。
漫步在章江南岸,河流、岸线、景观、道路自然衔接,防洪堤与道路绿化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城市水利与景观联动的亲水氛围,诠释了人文精神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治理水环境,不仅要改善水质,还要加强河道岸线的生态治理,提升内在“颜值”,带动经济增效。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上个世纪一曲《浏阳河》响彻大江南北。但对于家住马坡岭街道西龙村小区71岁的张海祥老人来说,他记忆里浏阳河并不是现在水清岸宽的模样。“以前的堤坝只有20多米高,堤岸也就两米宽,两岸的养猪户把污水直接排进河里,河面上尽是垃圾,气味很大,我们都不愿来河边。”
采访中,老人对浏阳河现如今的高“颜值”竖起大拇指,“现在环境好了,每天早晚我都会来这里走上几圈。”
“如今的浏阳河东西两岸汇集了婚庆文化园、亲子街区等特色产业。2015年,芙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2亿,增长10.3%,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0%,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领先位置。”长沙市芙蓉区区委书记于新凡介绍道,浏阳河景观带现已成为百姓休闲胜地,10万市民每晚都有人到这休闲散步,生态效应有效转化为经济、社会效应。
③ 防流失、增收两不误
秋天的赣鄱大地,金风送爽,草木丰茂。不同于北方的干燥少雨,这里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雨量充沛。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赣州由于地质、土壤、降雨的自然原因,加上人为破坏等因素,一度被称为“江南红色沙漠”,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8.73%,严重危害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百姓生产生活。经过30多年的持续水土治理,赣南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青山绿水,初步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
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十二五”期间,《国务院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赣州定位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赣州市宁都县作为赣江的源头,同时也曾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近年来一直在水土保持,助力精准扶贫上发力。
站在赣州市宁都县石上镇万亩珍稀苗木基地上眺望,只见梯田如练,层层叠叠向山脚蔓延;山脚下的沟壑间,一口口水塘碧波荡漾。
“原本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种上胡枝子、马尾松这类耐瘠薄土壤的植物和脐橙、桂花、红豆杉、樟树、榕树等果树苗木后,不但水土保持效果明显,还帮助周边农户增收致富。”赣州市水保局的工作人员张声林自豪地说到。
下山途中,笔者遇上了家住山脚下的贫困户李兴亿,他对笔者感慨地说道:“之前种水稻,年收入不过一万元,如今以自己的土地入股,在基地管理、种植脐橙,一年到头收入增加1.6万多元,比过去翻了一番。”
正是这种“园区+基地+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了赣州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④ 全民参与建绿色家园
绿水青山,天赋于人。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江西赣州前江小流域生态文明新村(大畬村)在建设绿色宜居家园,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仅依靠当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监管机制,更突破创新,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绿色发展方式。
在治理过程中,大畲村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百姓生产生活中去,强化生态自觉,并依托地域特色,重点治理中小河流;同时打造客家文化,提供赏莲、品茗等一系列综合体验。
“治一方水土,改一方生态,富一方百姓。”正如江西省水利厅原副巡视员隋晓明说的那样,从曾经的“荒山”,到如今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这其间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还是绿色发展观念进步的过程,更是人和自然关系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