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大王遭遇“回锅油条”危机 福喜重新出发遭质疑
7月13日至7月19日期间,食品行业的舆情热点集中在粮食收购、食品安全方面。
中储粮被曝在2014年夏粮收购中“打白条”,千余农户至今仍未得到售粮款,事件暴露出中储粮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诸多漏洞,舆论对此高度关注,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还需严格执法、加强监管。食品安全方面,媒体曝光永和大王石景山万达广场店违规操作,将油条二次回锅后售给消费者食用。舆论普遍认为,“油条回锅”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企业诚信问题,企业不遵守自己对消费者的承诺是在“自损招牌”。此外,“福喜问题肉”事件一年后再获关注,网民对食品安全“零容忍”态度坚决。
食品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中储粮被指收购粮食“打白条” 管理漏洞遭舆论诟病
7月14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去年夏粮收购时,安徽定远县一千多农户将收获的粮食卖给了中储粮,而除了几张中储粮开出的“白条”之外,至今没拿到应得的粮款。报道称,这些农户少则被拖欠2万,多则被拖欠5至7万,拖欠资金共计2500多万。随后,中储粮在其官网上回应称“未发现打白条拖欠粮款现象,也没有违规操作行为。”此次事件最终证实是中储粮合作企业民生米业所为,而民生米业也承诺会做出赔偿,但在这起风波中,中储粮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多年来,由于国家实行粮食收储保护政策,粮食收购基本杜绝了限制收购和给农民打白条的情况。此外,中央曾多次发文强调,夏粮“托市收购”要及时结算农民粮款,不得“打白条”。在这一背景下,来自权威中央媒体的报道使得此事引发了舆论的高度关注。
虽然本次事件的调查结果显示,拖欠农户粮款的企业非中储粮而是民生米业,然而舆论并没有因此而对中储粮“网开一面”,其舆情压力仍然较大。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源于中储粮在危机应对态度、方式方法上的严重失误:一是中储粮最初所声称的售粮款支付方式与之后媒体的调查结果不符,回应前后矛盾自损信誉;二是,事件尚存异议情况下,“叫板”媒体,激化矛盾;三是中储粮总公司急于表态,在没有独立调查结果的情况下刊登安徽分公司有关情况说明,回应时机不妥。
舆论认为这起事件反映了中储粮在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上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方面,粮食部门在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属地管理职能在弱化;另一方面,中储粮既有行政管理体制,又有贸易体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执行监督,是杜绝侵害农民利益行为发生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舆论期盼法律严格执行,制度充分落实,这样监管才能硬起来,白条才能收起来。
2.永和大王陷“油条回锅”事件 企业诚信遭质疑
7月15日,据媒体报道,永和大王石景山万达广场店违反店内规定,超过销售时间的油条不做报损处理,却回锅炸一遍再接着卖。报道中指出,尽管永和大王内部对油条的炸制和保存的品质有严格限制,但员工在实际操作中却并未按照要求执行。次日,永和大王通过媒体渠道进行道歉,承认个别门店存在管理漏洞,并承诺将杜绝再次发生此类事件。
此事一经曝光随即引发舆论热议,媒体迅速跟进,相关报道被大量转载,网民在多个互动渠道发声进行评论。截止17日24时,短短的三天时间里,媒体对此事的相关报道累计达1300余篇。纵观各类报道,在这一风波中,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涉及2个问题。首先是食品安全问题,回锅后的油条容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消费者长期食用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其次是企业诚信问题,永和大王明文规定,传送柜上的油条如果10分钟之内不能够卖出,剩下的就要做“报损”处理,这是永和大王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品牌理念,也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然而永和大王石景山店的回锅行为对消费者造成了欺骗,涉及到企业的诚信问题。从网民舆论场的反应来看,以“品质、诚信、创新、成长”为经营理念的永和大王遭到较多质疑,众多网友斥其“挂羊头卖狗肉”,对以高品质标榜食品质量的永和大王表示失望,其品牌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永和大王总体回应态度诚恳,力求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此次“回锅油条”危机中,永和大王应对较为恰当:首先,在初期记者的情况反映中,石景山店长就进行了道歉,表示尽量避免同类事情的发生;其次,永和大王北京地区负责人再次做出回应,并强调了两点:一是单一门店出现的管理疏漏问题是个案,二是已深切检讨并立即行动,进行内部自检和培训。永和大王即对事件的个案性进行了强调,又以诚恳态度表示了反省,加上长期良好品牌形象的信赖基础,获得了较多消费者的原谅。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初期回应时,石景山店长称有可能是“学生工”操作不严造成,民众对类似“临时工”等标签式回应极为敏感,导致初期永和大王受到“推脱责任”质疑。
本次“永和大王油条回锅事件”不仅是一次食品安全事件,同时也是一次企业诚信危机事件。正是由于永和大王此前已经在公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强调“在单一门店由独立员工造成的偶发性事件”对于挽回已经失去的消费者信任可谓杯水车薪。此事为食品企业再次敲响了警钟,食品安全问题不存在偶发与非偶发的区别,一旦有消费者或媒体发现问题,企业多年来积累和树立起来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就会瞬间大打折扣。
3.福喜事件调查悬而未决 网民零容忍态度坚决
“福喜肉”事件过去一年,近日有媒体开始关注事件的后续进展。新京报调查得知,福喜被大客户们抛弃,其在国内的3家肉制品加工厂相继停产,果蔬类工厂也随之受到牵连,业务萎缩,福喜内部中高层员工纷纷离职出走。而在未来,福喜计划谋求进驻超市直接向消费者出售肉类产品。
《长江商报》早在7月初就对福喜进行了调查报道,当时并未并获得过多关注。近期由于“僵尸肉”引发舆论对“走私冻肉”的提防,曾经的“冷冻肉”巨人福喜被部分媒体所关注。《新京报》全景式的调查报道让福喜公司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媒体报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福喜”公司称呼变更为“欧喜”;二是福喜事件调查一年仍然悬而未决;三是福喜公司的市场份额被逐渐瓜分,他们开始谋求转型。其中,对于变更称呼和公司的战略转型,媒体多引用业内人士观点,对具有前科的“欧喜”集团不看好,有业内人士认为,“欧喜”集团就是通过修改名字来达到洗白的目的,修改名字在经营战略方面来讲对于恢复企业形象是正面的,但最终还是需要看企业后期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能否在质量方面来重新取得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认可。
相比媒体报道和业内人士聚焦“欧喜”未来发展前景。网民更多关注的是为何福喜肉事件过去一年还未最终问责,以及发生如此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公司为何能够“卷土重来”。多数网友表达了不满情绪,认为上海对福喜肉事件的调查拖沓,处理案件效率太慢,同时,认为“福喜”的违法成本太低,更名就是想要“洗白”,表示不能容忍“福喜”重新进入中国市场。
从舆论反馈来看,“福喜”肉事件的余震仍在,对于肉制品的不信任感已经延续至今,在近期“僵尸肉”事件的加温下,抵制情绪更甚,“福喜”短期内要想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绝非易事。对于重新出发的“欧喜”来说,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标准、积极善后福喜肉事件,才有可能修复自身信誉,为公司重获信任赢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