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汪精卫曾支持在南京尝试推行保障房计划

07.08.2015  20:13

  核心提示:这陈璧君不是旁人,正是时任行政院长汪精卫的妻子。汪精卫很快就应和妻子的善举,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提出“建筑首都贫民住宅区计划案”。于是棚户住宅改善上升为国家行为,并成立了委员会。

汪精卫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薛玲,原题为:《南京民国时曾尝试保障房计划汪精卫曾给予支持

  南京的中山门外、和平门外等地,曾是“保障房”的集中地……现下保障房这一名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可你也许不知道,早在民国时期,南京就启动了保障房工程。8月1日,南京团市委、市阅读办特别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唐博,为南京市民举办了一场生动有趣的“住在民国:八十年前的保障性住房”主题讲座。

  首都计划启动整治序幕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发布了《首都计划》,该计划旨在对首都南京进行现代化改造,计划中明确提出不仅要将南京建成全国城市的模范,还要足以比伦欧美名城。不过环境脏乱差的棚户区就是首都计划需要直面的问题之一。南京作为当时的国家首都,自然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的蜂拥而入,但低收入的棚户依然占到了全市总户数的45%,棚户区内不仅环境糟糕,而且治安案件多发,与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构想相去甚远。1934年,国民政府成立“棚户住宅改善委员会”,负责棚户住宅改善运动,改善的方式之一就是建设平民住宅。

  平民住宅条件不错

  其实1934年提出的平民住宅并非在南京首次出现,早在1928年的光华门外、武定门内的“平民住宅”就开工了。到了1934年,全市累计投入近24万元,建成708所平民住宅。当时的平民住宅什么样?查阅了历史资料的唐博介绍说,当时的平民住宅有点类似军营的格局,房屋都是一排排排开去的,条件比较好的止马营和七里街的平民住宅,都是砖瓦房,不仅房屋内部是水泥地面,房屋之间也是铺的水泥,层高净高2.4米,而且还有电灯。

  汪精卫曾给予支持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发现,1929年至1931年南京竣工的平民住宅比较多,到了1931年6月以后,竣工数量陡然减少。但在1934年后,这一情况得到逆转,原来这一年,国民党中央委员陈璧君提出,在南京下关修建平民住宅,并捐款1万元。这陈璧君不是旁人,正是时任行政院长汪精卫的妻子。汪精卫很快就应和妻子的善举,在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提出“建筑首都贫民住宅区计划案”。于是棚户住宅改善上升为国家行为,并成立了委员会。

  当年教训今日可吸取

  南京的“平民住宅”计划还影响了汉口、北平等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矛盾,但整体看来依然供不应求,而且由于居住资格的模糊化,没有人口、财产、收入的准入标准,导致缺乏规范的承租程序,与此同时,由于物业管理的空心化,导致居住环境逐年恶化。即便如此,平民住宅依然是有益的尝试,并能给今天的我们以借鉴。

  在唐博看来,从民国时期的平民住宅计划,可以得出:保障性住房是民生工程,不是赚钱工程,更不应具有投资属性,而在提供的形式上,也应以廉租为主,同时在选址上也应以便利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