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环评 养猪场运营了一年多
养猪场的蓄粪池是露天的,一下大雨就会流得到处都是。 记者 凌厚祥 摄
“打工回乡才发现,家门口竟然多了个养猪场。臭气熏天,苍蝇乱飞,门窗都不敢开,这还怎么住人?”10日,家住分宜县园艺场的江大爷向本报反映。江大爷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长年在外面打工,去年六七月份回乡的时候,突然发现离自己家门口不远的地方建了一个养猪场,一年多过去了,不仅臭气熏天,就连村里的井水也越来越不对味,让人不禁怀疑是养猪场“作祟”。“我们夫妻俩不可能一辈子在外面打工,但这样的环境哪里能回家养老?养猪场建在居民区旁边合规吗?污染严重吗?村里的井水还能喝吗?”对于家门口突然冒出来的养猪场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在江大爷心里埋下了诸多疑问。
养猪场离家仅20多米
10日下午,记者来到分宜县园艺场了解情况。据了解,分宜县园艺场是一个国营农场,属于分宜县农业局的下属单位,离分宜县城仅十几公里的距离。只不过当地居民的户口划到凤阳镇,属于城镇户口。在江大爷的带领下,记者看到,在离江大爷老家房子不足30米的距离外,有两个用水泥砌好的猪粪池,走进一看,池内装满了猪粪,恶臭难闻,上面还凝结了一层厚厚的油脂。虽然猪粪池上方简单地做了遮盖,仍有部分区域暴露在空气中。在猪粪池旁边,是一个挂着“分宜县大运养猪场”牌子的养殖地。尽管蓝色大门紧闭,但不时有人出来将一桶桶猪粪倒入猪粪池中。记者发现,厂区门前的两条水沟已经变黑发臭,由于沟面上的油脂已经固化,造成液体无法流动,让人作呕。在养猪场的后面,是三排猪舍,离几户居民的房子仅有十来米的距离。
居民担心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对此不满的还有同住在分宜县园艺场的昌女士。“我们家离猪场有一两百米远,但一到晴天同样臭气熏天,感觉自己睡在猪舍边。一开始,大家只听说要建工厂,直到后来才知道原来建的是养猪场,听人说里面养了600头猪,还要再建几个猪舍,扩大规模。”昌女士告诉记者,一下大雨,养猪场猪粪池中的粪便会随着雨水漫出来往下游的居民区流。记者看到,在养猪场200多米的地方有一口水井,是园艺场百余名居民的直接饮用水源,“一下大雨,井水墨黑墨黑的,像混入了很多脏东西,哪里敢喝?”昌女士说。
提前“上车”一年多,现在仍未“补好票”
建在居民生活区附近,离直接饮用水源不到300米,这样的养猪场合规吗?记者了解到,早在去年年初,我市就已经出台《新余市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方案》,科学划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该方案中规定分宜县禁养范围包括袁惠渠主渠以乡镇集镇规划范围内以及学校周边500米范围内;县芦塘饮用水源地、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此外,市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业部门负责对养猪户进行指导、引导,而养猪场的建立,需通过环保部门的环评,也就是说,拿到环保部门的许可是合法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那么,按照现行规定,该养猪场能通过环评吗?相关手续是否完善呢?11日,记者联系了分宜县环保局审批股,工作人员表示,分宜县大运养猪场曾于一个多月前申请环评,并提交了登记表等相关资料,只不过在办理过程中“卡了壳”,“当时我们要求养猪场负责人到农业部门开个证明,证明养猪场符合各项规定,但是后面就没下文了,证明材料一直没交过来。”
根据分宜县园艺场居民的说法,养猪场已经运营了一年多,虽然早已“先上车”,但现在仍未“补好票”。自己管辖的区域有一个没有环评的养猪场在运营,作为上级主管单位——分宜县农业局是否知情呢?对此,分宜县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不太清楚分宜县园艺场里面有一个养猪场,是否合规更无从得知。
居民担忧环境污染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生猪养殖业污染是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土壤富营养化,同时影响人居环境。对此,江大爷反应强烈:“我们这里原先有四五百号人,随着园艺场的衰落,现在只有几十户居民,即便如此,仍有百来号人住在这里。因为卫生差,很多居民想回来住都住不下去。住在这里的人也不知每天喝的水有没有问题,会不会大肠杆菌超标。”江大爷希望有关部门能管管,不要纵容养猪场建在居民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