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多证合一”提升企业获得感 改善营商环境萌发经济新活力
图为:“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主要内容展板
近年来,“放管服”在各个领域逐步推开,成为方便群众办事、改善营商环境、释放经济活力的利器。在商事制度改革领域,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再到“多证合一”,改革越来越深入,服务越来越专业,企业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烈。年初,工商总局提出我国将于今年10月1日前全面推行“多证合一”改革,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近日,人民网记者来到河南郑州实地调研“多证合一”改革的落地情况。
据了解,继今年年初在全省范围内实行“二十二证合一”之后,8月1日起,河南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了“三十五证合一”改革。
河南省工商局局长马林青表示,全面实施“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以来,着力解决创办企业过程中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配套不够等问题,不断降低创设企业的制度性成本,以“减证”推动“简政”,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优化了营商环境、推进了创业创新。
据河南省工商局提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南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73.5万户,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全国第六位;今年上半年,全省日均新增市场主体2888户;企业活跃度指数71.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位推动大胆创新 推进各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相较于商事制度改革的其他举措,“多证合一”改革呈现涉及部门多、触动利益深、推进难度大的突出特点。若要顺利实施离不开党委、政府以及上级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和协调。据了解,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多证合一”改革非常重视。河南省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多证合一”列为2017年全省重点工作之一。而国家工商总局特别是企业注册局,在改革的原则把握、政策要求、整合事项等方面,也对河南省的“多证合一”改革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帮助。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创新改革过程中需要试点先行、大胆探索。今年3月,河南省决定在开封市试点,在全国率先推行“二十二证合一”改革。“二十二证合一”改革是在“五证合一”的基础上,将涉及发改、工信、住建、商务等15个部门的17种证书、共22种证照统一整合到营业执照上。5月上旬,河南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全部实施“二十二证合一”改革,发挥了自贸试验区作为河南省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为接下来全省范围内推行“三十五证合一”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二十二证合一”改革是一脉相承的。在推行“三十五证合一”改革的过程中,河南全面梳理涉企证照事项,科学确定整合内容,坚持于法有据、能合尽合,在“五证合一”的基础上,把17个部门30项涉企证照集中整合到营业执照上,进一步简化创业程序,大幅缩短企业从筹备开办到进入市场的时间。
图为:河南工商工作人员介绍“多证合一”信息平台
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是保障“多证合一”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河南省积极发挥在“全省工商统一业务系统”、“全省一张网”等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先优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为“三十五证合一”改革提供信息化支撑,真正实现“信息网上跑、部门协同管、企业少跑腿”。
为了实现真正的信息互联互通共享,河南省在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在“五证合一”信息共享机制基础上,搭建了全省统一的“三十五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据了解,目前,平台开发了公示、监管、警示等多种功能,既实现对企业基本信息、部门监管信息、经营异常、严重违法失信、司法判决等十几类信息进行公示,又可以通过数据归集共享、创新监管应用等模块发挥监管作用。
在平台上,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增选涉企证照事项等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由各级工商窗口录入完成后,通过平台实时、自动、关联推送到涉企证照事项所属部门的省级单位。省级单位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工商部门推送企业信息的接收、认领、分配等工作。
各地有序推进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自8月1日“三十五证合一”改革在河南全省范围内全面实施以来,改革在河南各地有序推进,各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经济活力不断提高。
图为: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办事大厅
据郑州市工商局局长吴凤军介绍,实施“三十五证合一”改革,打破了部门信息孤岛,创办企业只需到工商窗口提交一次申请,即可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其他部门备案信息的营业执照。办结时限由改革前的5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由110页精简至15页,大大方便了企业。
郑州市工商局数据显示,自2017年8月1日实行“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以来,郑州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79万户,注册资本达到920.19亿元,分别较7月份增长69.96%、66.95%。
洛阳市工商局长袁剑表示,洛阳以省局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为依托,推出“掌上洛阳工商”,在“五证合一”改革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上,开发“洛阳工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洛阳市企业信息共享系统,搭建“三十五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努力实现“信息网上跑、企业少跑腿”。
洛阳市工商局提供数据显示,截至9月21日,洛阳市共办理“35证合一”营业执照873份,目前洛阳市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达260余户,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36万余户,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
三门峡市工商局局长赵冶钧介绍到,三门峡市专门成立大数据服务局,把“三十五证合一”改革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着力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管理方式,保证了“三十五证合一”改革顺利实行。
据了解,三门峡市工商局还开通掌上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让办事群众足不出户地了解办事须知,探索开展营业执照“掌上申请”,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力争让群众“不跑腿”。
濮阳市工商局刘道光表示,濮阳市在“三十五证合一”改革基础之上,进行了逐一再梳理、流程再优化,模式再创新,工作再延伸。将在生产经营方面涉及38项后置许可事项的市本级市场主体信息,依托河南省工商局“双告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共享给市行政服务中心和20个行政审批部门,由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受理、分类审批、协同办理”,在全市实行“三十五证合一”“三十八证联办”改革。并采取“双告知、双反馈、双督查、双跟踪、双公开、双随机、双评估”的方式强力推进。
图为:“三十五证合一”涉企证照事项申请书
“多证合一”改革深入人心 企业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在与河南当地多家企业负责人的交流过程中,企业负责人们纷纷点赞“三十五证合一”改革。这些企业中,有跨国企业来华投资的,有在省外返乡投资创业的,也有河南本地年轻人创业的。他们不仅对办事效率提升如此之快表示非常惊讶,同时也体会到政府支持企业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的决心。
武艳云曾经在北京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现在回到家乡创业,现在是河南一家科技公司的副总。她表示,企业刚刚开始注册,就带来了惊喜。“9月21日下午三点提交的申请材料,22日上午工商局就来电话通知营业执照已经办好了,这么高的效率,必须要给河南的工商部门点一个赞。”她说。
和武艳云一样,李运辉也是河南人,他是一家跨境电商的企业法人,也是从外地回乡创业。他表示,我们这家公司总部是在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此前在深圳前海注册电商公司都要7个工作日,这次回到家乡郑州自贸区,只用三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在过去的印象里,起码要用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很骄傲。“作为跨境电商企业,我们每天的运营成本就有3万多元,原本一个多月才能营业,现在3天就办理好所有证照可以营业,为企业节省了100万元左右的成本。”他说。
李佳霖是一家初创电子商务公司的副总,作为初创企业,仅面对从申请核名到正式运营要走的一系列流程,就感到非常的“迷茫”。而真正把整个过程走下来,她感受到的却是“快而暖”。她表示,本来所有的手续跑下来,我们预留了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三个工作日就出执照了,甚至接下来的审批和备案都不用再跑。
“一夕之间,双创来了,自贸区来了,‘三十五证合一’来了,创业好像变成了一件很简单事。再有同学想回到河南创业问我中不中的话,我会说,中!”李佳霖说。
不仅国内经营者和创业者们感受到“三十五证合一”改革后带来的方便快捷,来豫投资的国外企业也切实的感受到中国改革的力量。
谢永平供职于一家加拿大外资公司,母公司总部在加拿大温哥华。他表示,当初在考察过几个其他城市之后,考虑到郑州在区位、物流、跨境电商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就把公司落户到了郑州。“注册公司的时候,我们7月27日(周四)递交的申请材料,在7月31日(周一)就被通知去领营业执照了,而营业执照领到的同时,相当于同时完成了包括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电子商务企业认定、报关和报检企业备案等总共11项的证照办理手续,而这一切我们之前预留的是三个月的时间,当我打电话到加拿大总部给董事长汇报的时候,他非常激动,说‘太棒了,我们选择郑州是非常正确的!’”谢永平说。
随着以“三十五证合一”为代表的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河南的营商环境也在变的越来越好,在“中部崛起”的大趋势之下,河南的经济腾飞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孙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