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强:消极治污是畸形政绩观下的恶果
“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在一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调研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听到这样的声音。永清投资集团董事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刘正军介绍说,我国过去10年的环保投入大致在3万亿元到3.5万亿元之间,而对照国外的治理经验,投资至少需提高到每年GDP的3%以上(按2013年GDP约56万亿元计算,即年投入约1.68万亿元)。(6月2日中国经济周刊)
科学发展观,很早就被确认为主流执政理念。然而多年来,各地政府与企业“言之凿凿”却未“情之切切”,披着发展经济的外衣一直干着破坏环境的勾当。面对江河日下,环境治理的严峻性,相关部门对治理环境的投入可谓杯水车薪,已成为一种习惯与常态;在“唯GDP是从”的背景下,很多人还顽固地认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人民群众付出他们的汗水、健康乃至是生命”,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狡辩,虽然违背人民服务的宗旨,却对一些地方领导人起着实际支配作用,并体现为各地如出一辙的地方产业政策及实体。不顾环境成本的地方产业大行其道,畸形的政绩观已经让科学发展观面临被架空的危险。
其二,环境治理停滞不前甚至直接失灵,不仅因为地方忽视环境治理,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地方政府与其所辖污染企业之间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定及执行环境治理的任务时敷衍搪塞。“无利不起早”,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只能通过工厂、企业、园区来体现,除了直接让地方政府受益,这种体现还包括间接的,如利用污染企业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如此一举两得之事,相信地方政府都是趋之若鹜,唯恐追之不急。
其三,环境治理有个时间表,如果超过了最佳治理时间,环境溃败将发展到不可治理,到了那个不可逆的状态,相信已经不是有关部门和加大投入可以解决的了。环境治理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相关部门不仅要突破难点,更要打造亮点。这其中,不仅包括城市创新治污的亮点,更重要的是要包括老百姓看不见的“亮点”。
总之,面对日益“色彩斑斓”的江河湖泊,“暮霭沉沉”的大气污染,饮水、空气尚且不保,谈何发展与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环境治理同样是硬道理。如何能真正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综合运用政绩考核结果,将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并列,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发挥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功效,使环境治理体现群众的愿望和需求才是我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