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亮:我国后续深空探测能力远大于6400万公里

17.12.2013  18:29

探月工程二期测控系统副主设计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人民网记者 郝孟佳摄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魏艳 张丛丛)16日上午,国新办就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有关情况在京举行发布会。探月工程二期测控系统副总设计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周建亮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后续的深空测控能力要比现在已经达到的6400万公里远得多。

据周建亮介绍,在开展载人航天工程期间,我国建设了一套S波段的测控系统,由12米口径的陆基测控站和海上测量船构成的,用于支持近地航天器的测控任务。为了支持探月工程,又增加了青岛和喀什的18米天线,完成对嫦娥一号、二号绕月探测期间的测控任务,把测控能力延伸到40万公里。之后,嫦娥二号在完成绕月探测之后,我国测控通信技术能够控制嫦娥二号由月球轨道出发到达日地拉格朗日二点,这个点距地球150万公里,说明我国航天测控能力也相应拓展到据地球150万公里的距离上。

周建亮表示,2012年10月,我们国家的两个深空站,即66米的佳木斯深空站和35米的喀什深空站建成并且投入使用。通过这两个新建的深空站,控制嫦娥二号成功飞跃图塔蒂斯小行星,并获得大量光学照片,标志着我们的测控能力突破了700万公里。

周建亮透露,现在嫦娥二号探测器已经成为围绕太阳飞行的小行星,目前它距地球的距离已经超过了6400万公里,这个探测器仍然处在深空站的监控下。周建亮说道,深空探测的能力真正能够延伸到多远的距离,是由探测器和地面设备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于现在的两个深空站,再加上未来的深空探测器的配合,后续的深空测控能力要比现在已经达到的6400万公里远得多,我国的深空探测能力不断增强。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