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混得不好”不回家让“乡愁”无以承受
一家网站发布了《2014年春节基层打工领域调查报告》,其有效样本数为13156人,平均年龄24.7岁。该报告称,37%的受访者今年过年不回老家,“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占到其中的47%。而企业采取上调加班费或者福利等方式,也成为吸引不少年轻打工者留下的原因。(1月16日中新网)
类似的调查年年进行,结果也大同小异。如2011年一项关于“你为何不敢回老家过年”的网络调查中,有44%的人选择“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其中80%是未婚男女,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90%。并因此催生了“恐归族”的诞生。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这样的恐惧似乎有放大的趋势。
“恐归”当然有其堂皇的借口,收入过低,以及支出过高,确实让人纠结。谁都想打拼一年之后,回到家与亲人们风风光光过个大年,但物质的绑架,面子的考量,让很多人没有了走出这一步的勇气,这不啻为一种悲哀。
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亲情的割裂、人情的冷漠,使人对于过节少了一些向望与寄托,于是在“过节没有意思”的感叹中,让自己放任情感的流失。其实,节还是那个节,只是我们每个人过节的方式变了,甚至变得不知道为什么过节,怎么才能去过一个节。
计较于过节的支出,无疑是对过节本意的最大忽视。过节的程序化和物质化,用金钱去评判节日的好坏,被金钱左右的过节,才是当下最大的情感危机。事实上,金钱评判一切已经深入灵魂,并因之异化了人们心灵中最柔弱的情感部分。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于国人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对于一个思乡倍切的人来讲,经济条件和收入水平、存款多少之类的因素,本不应成为阻止回家的羁绊。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不是为了花钱,要花钱也不应成为不好好过年的理由。真正无以阻拦回家过年的理由在于,为了那“看得见的乡愁”。不管你身处何方,走在何地,都有一个无以割舍的家,那里有你的童年,有你的记忆,有你的寄托,有你的故事,有你的根基……总之是吸引我们脚步的温情港湾。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回家过年的热度,检验着我们社会情感的维度。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