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朝珠: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能佩戴
核心提示: 满族服饰具有独特的少数民族色彩,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朝珠是清代独有的服饰标志,随着清朝的建立步入历史舞台,也在清亡之后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作为清代特有的配饰,它凝结了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心血,也见证和承载了清王朝荣辱兴衰的历史。
清代朝珠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华文史网 作者:孔祥文 原题为:清代的朝珠
作者简介:孔祥文,女,1969年生,辽宁大连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发表《清前期地方文官考核制度述略》、《洪承畴与“大功不赏”》、《清初文官考满制度初探》、《陈宏谋吏治思想研究》等论文。
清代人着装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着装制度是中国古代“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系辞》)传统的延续,服饰被赋予了避寒遮体之外的礼乐教化功能。“见其服而知贵贱,望其章而知其势”(贾谊《新书·服疑》),服饰成为体现人们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统治者标示等级和管理社会的工具。与以往不同的是,清代服饰在外观上有别于汉服,带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其中,朝珠的佩戴,更是清代服饰所独有的特色。
清朝皇室的祖先信奉佛教,“满洲”很可能就是梵文“曼殊”的转音;佛教徒称清帝为“曼殊师利大皇帝”,而“曼殊师利”就是文殊菩萨。佛家僧侣通常手持念珠,每串粒数有十八颗、二十七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之分。串有一百零八粒的念珠称为“百八牟尼珠”。《木槵(huàn,一种落叶乔木)子经》云:“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乃过一子。”在诵读佛号和经咒时,默诵一句,捻过一珠,用以计数,所以念珠又称“佛珠”或“数珠”。当时,女真人有衣上挂数珠的习惯,将一串珠子挂在衣襟的纽扣上,随身携带,诵经时手指逐个捻珠数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经常把数珠赏赐属下,各级将领也把数珠当作礼品进贡。
清入关后,各项制度渐趋完备,其中也包括服饰制度的确立。朝珠正式作为冠服的一种佩饰确定下来,并被纳入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从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帝后朝服像可以看到,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帝没有佩戴朝珠,顺治帝皇后佩戴了朝珠,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而康熙帝以后的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
一、构成与象征意义
朝珠由念珠演化而来,故结构与佛珠类似。朝珠由身子、结珠、佛头、背云、纪念、大坠、坠角七部分组成。通常一盘朝珠周长大致在130至170厘米之间,“身子”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还有一种说法,佛教认为常人一生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将其归纳为108种,所以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一百零八下,称为“醒百八烦恼”。在108颗珠中,每隔27颗穿入一颗不同材质的大珠,称为“结珠”,结珠的颜色与其他珠子形成鲜明对比。4颗结珠将朝珠分成四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挂在脖子后面与结珠相连的珠子称为“佛头”。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佛头两侧又有三串小珠串,通常一侧缀两串,另一侧缀一串;两串的位置,男在左,女在右。每串有10颗小珠,每5颗为一组,中间有绦相连,下坠嵌有宝石的小“坠角”。三串小珠称为“纪念”,象征一个月有30天,为上、中、下旬,每串代表一旬。
二、质地和用料
朝珠有多种质料,主要以东珠、翡翠、玛瑙、红蓝宝石、水晶、白绿玉、青金石、珊瑚、松石、琥珀、蜜腊、菩提、碧玺、伽南香、白檀、催生石、金刚子等为主。根据地位的不同,清代达官贵人佩戴不同质料的朝珠。所有质料中,以东珠串结而成的朝珠最为珍贵。
珍珠按产地可分为南珠和北珠。南珠又称“廉珠”,是产于广东廉江和雷州沿海一带的海水珍珠。北珠又称“东珠”,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淡水珍珠。东珠是河蚌所生,南珠则为海蚌所产。清康熙时徐兰著《塞上杂记》载:“岭南珠色红,西洋珠色白,北海珠色微青者,皆不及东珠之色如淡金者其品贵……”,素有“大珠”、“美珠”之称的东珠,微粉红色的称为“美人湖”,微青色的称为“龙眼湖”,皆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