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华英: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

21.05.2014  14:07

   早期生涯

  先父李华英,号小川,1885年5月26日诞生于云南大关县。在四川武备学堂毕业后,先父赴日寻求救国之路,于1906年结识孙中山、黄兴,参加同盟会。回国后,在新军中发展组织,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南京陆军部少将参议。

  “二次革命”失败,先父护送黄兴至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国内反袁斗争日益剧烈,先父回国参加护国运动,助蔡锷离京赴滇,任护国军参议、少将副官长。蔡锷出师讨袁,入成都后,一切公私事务皆由先父代行,时人称之为“小督军”。因川局混乱,先父等护送蔡锷出川赴日就医。蔡锷逝世后,先父就学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高级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先父回滇。除任云南省政府顾问外,受李汉俊委托,由杨蓁资助,在昆明创办《民觉报》,主张“民主政治”,反对“军阀割据”,旋即被迫停刊。在第二次护法运动中,先父争取唐继尧与孙中山在广州相见,并先后争取过湘、滇当局倾向中山先生北伐。

  1925年初,先父代表云南出席北京“善后会议”,并遵照中山先生指示,在会议中揭露军阀分赃会议实质。

  1926年,先父已出任云南航空队队长,航空监、代训练总监等职。时北洋军阀政府以副总统诱唐继尧,唐一时举棋不定。在滇军将领会议中,先父重申继承云南辛亥护国光荣传统的时代意义,坚定了唐继尧继续倾向广东革命的意图。

  云南易帜后,先父任首届云南省政府委员,并出席参加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议。北伐中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团中将参议,后又被任命为第三军团代总指挥。

  北伐后,先父退居上海,经当局一再邀请,出任军政部参事闲职。

   访问延安

  “西安事变”后,国民政府邀先父参加“中央考察团”赴陕北考察。据先父回忆,在入陕前,顾祝同主持会议,会上先父与陕西省党部主任委员、考察团副团长邵华为首的代表们意见相左。邵华建议派中央政治大学毕业生乔装为考察团勤务人员一同到陕北探听虚实,先父当场指出:“这样做不利双方团结抗日,如果没有诚意,考察团就不必去延安。”顾祝同只好取消这一提议。

  考察团将至延安,朱总司令派红军参谋处长肖劲光等迎考察团于郊外。考察团进入延安当晚,由毛主席、朱老总等中共中央及红军领导设宴招待。朱老总携先父同时入座。

  后来,先父拜会了朱老总。当先父谈到连日考察中,看到的红军抗日士气高昂,纪律严明,经济公开,官兵一致,希望红军永远保持这种优良传统。朱老总激动地说:“你放心,红军在共产党领导下,永远不会变质。”朱老总还在先父纪念手册上题字:“小川老同志,你真是中华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并约先父去见毛主席。在毛主席那里,三人讨论了对时局的看法,毛主席多次谦虚地征求先父意见。

  在访问延安期间,先父还于窑洞招待所先后拜会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徐向前等。先父回南京路过西安时,与周恩来、叶剑英三人做了恳谈。座间周恩来提出选拔国共两党团以上干部成立抗日军事训练班,国共双方各派一人分任正副班主任事宜,父亲表示坚决支持。

  先父回南京后,以陕北之行所见所闻连同拍摄的100多张照片及签名纪念册,积极向各方宣传中共抗日救国的诚意,不少南京头面人物闻讯纷纷来家走访。当时先父在百忙中也常以其陕北之行教育别人说:“中国的希望在共产党,不在国民党。

   投身抗战

  抗战开始后,南京当局要先父与云南军政当局联系,同时要他继续与中共赴南京代表团商讨国共合作、军队编制等诸多问题。随着抗战烽火日益扩大,先父代表军委赴山西前线慰劳并协助第二战区军务。在太原,先父再次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将缴获的一张日本军用地图面交给先父留作纪念。图上周用毛笔直书“平型关战利品,1937年10月于太原,周恩来”。一次,阎锡山和先父谈到“军纪败坏,无军不抢”。先父问:“有无不抢之军?”阎锡山的参谋长赵载文说:“只有八路军。”先父说:“如此中国还有希望。”赵载文问:“李先生,八路军不抢,何以中国就有希望?”先父反问:“难道八路军不是中国人吗?”赵载文色变,阎锡山也低头不语。次日就接到赵载文转告说:“日军逼进,太原城防空虚,阎长官请小川先生早日回京。

  在随后的武汉保卫战中,先父任最高国防委员会云南代表,常与中共代表往来,彼此以国共两党团结一致,抗战到底相互勉。武汉保卫战临近尾声,先父奉军委令,组织撤退。由于计划周详、调度得当,军民安全转移,市区内所有可以转移的机器物资也全部运走。

  在重庆时期,先父任军政部中将主任参事,与八路军驻渝办事处时有联系。当时因先父在职务上与军政部各司署时有接触,有助于争取解决八路军粮饷弹药等诸多补给供应问题。

  抗战后期,先父为记者辩护,触怒了当局,被调参议闲职。时胜利在望,程潜以先父谙熟日本政情,推荐他出任全国陆海空军抗战损失调查室主任。

  先父率战后首届军事代表团赴日处理中国战俘善后事宜,并与盟军太平洋战区统帅部联系,受到在日侨胞热烈欢迎。先父办事讲究效率,不到三个月,将日侨俘3万余人运送回国。

   链接

  由于不满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1946年元旦回国后李华英即辞去工作,清苦度日,妻子周堃璧病逝时,李华英竟无力负担丧葬费。随着解放战争接近尾声,李华英响应中共号召,为我部队顺利接管做了很多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华英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在工作中,李华英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曾致函台湾故旧,呼吁国共再度合作、共建祖国。他还筹划过同老友章士钊协作与台湾元老派及最高当局进行和谈联系。1974年2月17日,李华英在北京病逝。1979年7月3日,人民政府礼葬李华英于上海市龙华干部公墓。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