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文版《笨花》出版趣事 译者不提问铁凝伤脑筋

29.08.2014  15:12

“《笨花》是我的小说中历史跨度最长的一部,一共有90多个人物。在它翻译成俄文的过程中,我一直希望译者娜塔莎能向我提问。”8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图博会上,作家铁凝提出这样的疑惑,与俄国出版方的交流中,她感慨中俄两国交流互动频繁,通过文学作品彼此了解是很好的途径。

在为期四天的图博会上,红色为主体色的俄罗斯展台推出20多场交流活动,成为本届图博会中外版权交流领域最大的亮点。

我可怕吗?铁凝错怪俄罗斯年轻译者

在人气颇高的俄罗斯展台,中国作家铁凝发出了这样的疑惑。“都说翻译是第二作者,在《笨花》的翻译中,我却没有与译者娜塔莎通过一次信和邮件,这位译者难道没什么疑问吗?《笨花》是我的小说中历史跨度最长的一部,有90多个人物。在它被译成俄文时,我一直希望译者娜塔莎能向我提问。

现场的嘉宾和媒体记者本以为这是铁凝在责怪年轻的俄国译者。可她随后话锋一转,原来是她错怪译者了,“8月19日,中国作协召开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研讨会,我见到了娜塔莎的同事。他说,娜塔莎大概有500个问题要问你,可她不敢,就问了许多的中国同事,特别是针对一些历史知识和方言。

我可怕吗?”铁凝调侃,“听了娜塔莎同事的话,我很感动。现在中俄两国交流频繁,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对方是很好的途径,很多年轻译者在为此辛勤付出。

译本怎么读?借由《笨花》看中国表情

对于给俄罗斯读者的建议“该如何看《笨花”,铁凝表示,小说的时间跨度将近50年,从清末民初写到1945年抗战时期,描绘了中国乡村生活。“所有的书写历史都是为了今天,为了现实。因此,我常想透过一段历史,使俄罗斯读者感受到当下中国生活的表情。”在铁凝看来,俄国读者除了可以看到汉语叙事的欢乐,还能看到那段历史。“希望俄罗斯读者可以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离乱的历史背景下,看到这群普通人并不闭塞的智慧和教育,还有他们背后的尊严。

■延伸阅读

中俄互译出版项目推动“文学出版热

当天,俄文版《笨花》的推介会上,为铁凝担任翻译的玛利亚(Maria)是“中俄互译出版项目”的俄方代表,她现在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任汉语老师,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谈到近期的“中俄文学热”,玛利亚告诉京华时报记者:“现在两国在经济方面发展得很好,面向汉语工作的机会增多,很多学生就针对这个学习汉语,有的人开始关注中国文学。

玛利亚透露,她目前正在翻译王安忆的《长恨歌》,俄文版预计明年出版。“王安忆的小说从个人角度描写生活,她的观察力非常强,常常描写细腻的东西。从翻译来讲,《长恨歌》很大的部分是描写性的语言,没有太多情节,用了很多形容词,还有方言。不过最难的还是小说的氛围和感情。

玛利亚觉得年轻人不想读书已经成为国际性话题,而研究文学、翻译文学的人想找合适的工作比较难,“现在有中俄互译出版项目,对我们年轻译者是非常大的帮助”。

她多次提到的“中俄互译出版项目”源自2013年,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俄罗斯联邦出版与大众传媒署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未来五年各自翻译出版对方50种经典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方主要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承接。据文著协总干事张洪波介绍,俄罗斯方面原本给出的书目中经典文学多、现当代作品少,经协商,现在双方都以当代文学占多数。第一批成果除了铁凝的《笨花》俄文版,还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猫城记》(老舍作品选)、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莫言的《生死疲劳》、何建明的《落泪是金》和《张贤亮作品选》。

■花絮

王蒙铁凝格非俄展台巧遇

铁凝推荐完俄文版《笨花》以后,正好碰见赶来参加“中俄《十月》文学论坛”的王蒙、格非,几位大牌作家在俄展台“巧遇”,也足见本届图博会中俄文学的交流频繁。铁凝笑着对接连斩获老舍、鲁迅文学奖的格非说:“你的《隐身衣》不错,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随后,王蒙、格非交谈了俄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记者田超)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