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蛮生长现后遗症 基金子公司艰难谋转型
基金子公司的规模膨胀在2014年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数据,仅2014年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就激增2.77万亿元,这也令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在2014年底膨胀至3.74万亿元。
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虽然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飞速增长,但其根基并不牢固,“非标”产品占比过重导致基金子公司的业务结构畸形,其中潜藏大量风险。以某去年被处罚的基金子公司为例,业务风险逐步显现的同时,员工也出现大量流失,此前的风光迅速演变成存续的艰难。在此背景下,部分基金子公司启动转型之路,不过,缺乏政策红利的支持,基金子公司的转型之路走得颇为艰难。
“非标”功与过
得益于“非标”业务的集中爆发,基金子公司迅速崛起,成为资产管理行业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也同样受累于“非标”业务占比过重,基金子公司的前景饱受质疑。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在基金子公司高达3.74万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中,“非标”产品总规模为3.37万亿元,占比高达90.3%,这表明所谓基金子公司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其实就是大量“非标”产品涌入的结果。上海某基金子公司负责人表示,对于基金子公司而言,迅速做大资产管理规模是资管行业立足的根本,而政策变化给基金子公司发展“非标”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说,没有以通道业务为主的‘非标’政策优势,就没有基金子公司今天的资产管理规模。”该负责人说。
但也正是这种“非标”业务的急速扩张,让业内外对基金子公司的发展有诸多质疑,以至于其被冠上“野蛮”生长的称号。某基金分析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以“非标”产品作为行业扩张的切入口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一方面许多基金子公司为了快速做大规模,有意识地降低风险控制力度,导致大量高风险的项目进入到基金子公司之中,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另一方面,“非标”产品的涌入,有很大因素是监管变化所致,伴随着政策红利的消失,这种业务结构畸形的状况势必不能持续,未来,基金子公司又靠什么来生存?
暗战“转型”
事实上,正是考虑到“非标”业务急速扩张的不可持续性,许多基金子公司在去年就开始谋求业务转型。不过,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转型之路颇为艰难。
上海某中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子公司,从去年起就将业务转型列为重要方向,但从目前的转型情况来看,不容乐观。该基金子公司员工向记者表示,公司曾将主动资产管理业务作为发展方向,但很快就发现,这块业务不仅和母公司的专户业务有较多重叠,而且子公司根本不具备优势,发展起来困难重重。“资产管理业务中,人脉很重要,但过去一两年时间里,为了扩张规模,子公司大量招揽的都是有‘通道’业务资源的人,现在想转型才发现,这方面缺兵少将。”该员工感叹道,“不仅如此,这方面业务子公司毫无竞争优势,也只能是有一单算一单,不可能像‘非标’那样快速增长。”
不过,从数据上来看,虽然转型之路艰难,但基金子公司也已迈出坚实的一步。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数据,至2014年底,基金子公司的标准产品资产规模已有3638亿元,占比为9.7%;而若以主动产品和被动产品划分,主动产品为1.51万亿元,占比达到40.4%,这表明基金子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正在逐步加强,主动管理规模及其占比上升;与此同时,通道业务增长趋缓,资管业务结构也正在逐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