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用抗战史实增进和平未来辩识力

01.09.2015  10:38

  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铁蹄终于在这一天止步。但鉴于天皇诏书中并未出现“投降”字眼,日本政府和媒体仍通称这天为“终战日”。在战后70周年这一重大节点上,日本领导人却发表了一番态度暧昧,闪烁其辞的谈话,引发国际社会质疑,也招致国内批评。(中新网)

  为了不承担所犯错的责任,就要掩饰。为了遮掩所以会找各种理由,找不到理由,就用缺少主语的语言释放“烟雾”,其用意只是巧言令色,让人迷乱眼。安倍谈话大玩文字游戏,用词藻制造“烟雾”遮掩道歉,目的如他所说,不再背负道歉了。此次,安倍又错估了世界和平力量。针对他没有诚意的悲情表演,韩国外长尹炳世批评说,谈话归谈话,最重要的莫过于日本能拿出诚意和行动。

  事实上,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人类共有心声。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的意义就是做人的生存权利。但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却置生命如草芥,霸我东北、占我华北、攻我武汉,在中国大地肆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妄图灭我中国、奴役我同胞,其犯下的累累罪行令人发指,全然不顾一衣带水的近邻感情,把中国人民推进水深火热的战场。抗击日寇,无数英雄用鲜活生命开启了我们民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新征途;抗战,一本带着血和泪的史实教科书,让我们透彻理解“活着”的爱国情怀、生命价值、精神追求,由此形成的中华民族伟大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抗战,是为了崇敬生命,让和平更持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累计失去了3500万人的生命。这些无辜生命,被日本侵略者剥夺了活下去的权利。现今他们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人权尊重,就在战后70周年的今天,仍承受着安倍遮掩式“道歉”的轻视。此举与德国承担生命道义,向受害国人民诚挚道歉相比,差距如此之巨大,让人难以释怀。

  可以说,抗战史实作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史实篇章。纪念抗战胜利,我们要铭记先辈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立下的伟大功勋;要擦亮双眼,增进历史辨识力,不为任何花言巧语迷惑;要仔细看清楚安倍是对那场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战争责任真道歉?还是言行不一,没有诚意的假“反省”,进而知道我们该怎么做,如何做。

  值得关注的是,“8.15”抗战纪念日。作为挑起侵略战争的日本,这个日子本应是深刻反思的日子,但多年来,供奉二战战犯的日本靖国神社却会出现“迎来送往”的热闹,甚至成为日本政客的“秀场”。由此可见,日本一些政客根本没有干净彻底地与过去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割裂,企图依靠武力称霸世界的野心一直在蠢蠢欲动,值得爱好和平的人们警惕。

  勿庸置疑,捍卫和平,维护正义是我们共同责任,就是针对安倍强推的安保法案,日本国内都掀起一片强烈反对之声。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紧密的团结起来,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把抗战精神融入干事创业创新过程,为实现中国梦、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