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肖像和人体绘画读人心
《床上的女孩》
《伊丽莎白女王》
《大卫·霍克尼》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孙子、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
用肖像和人体绘画“读人心”
最近,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遭“围观”:上月,其作品《休息中的福利官》以5616.5万美元(约3.4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本月,他描绘第二任妻子卡罗琳的肖像画作正在伦敦集中展出。与此同时,其个人传记《去你的,生活》中文版出炉,私生活被揭秘引来艺术爱好者一探究竟:作为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不仅以其具有鲜明特色的肖像、人体绘画改变了架上绘画带给人传统甚至过时的印象,其“不顾一切地要在生活里留下永久的印记”的私生活更如摇滚巨星一般被聚焦。但就像传记中所揭示的,和祖父弗洛伊德一样,卢西安的工作也是让人坐在床上或者沙发上,然后展现出他们的真实自我。
“弗洛伊德”是卢西安的标识
曾在2008年创造了“当时在世画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的英国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被人们谈论得最多的,除了他的画作,还有他放浪形骸的私生活:赌博、打架,穷其一生追逐女人。与此同时,他的隐私却被保护得极好—不写文章,不发表艺术宣言,也几乎不接受采访。直到作为其崇拜者的记者乔迪·格雷格在卢西安生命最后的十年,走进了他的生活,并获得艺术家的信任,出版《去你的,生活—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共进早餐》得以让艺术爱好者一窥艺术家酷炫的一生。
谈及画家弗洛伊德,普通人的第一反应是“那个进行梦的解析的心理学家什么时候成为了一个画家”?确实,“弗洛伊德”是卢西安的一个标识。1922年,卢西安·弗洛伊德出生于德国柏林,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孙子。1933年全家迁往伦敦,当时年仅10岁的他因具有惊人的绘画天赋而被称为神童。而最终让他超越寻常的,当然也是他的画作。但即使最终成为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卢西安的艺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并未被认可,当时的美国艺术界认为他被抽像表现主义的先驱抛在了后面,波普艺术、动感艺术才是艺术收藏家想要的,没有多少人对人体绘画艺术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卢西安所画的。的确,他画中的肖像人物往往是扭曲、神经质甚至是丑陋的,早期的画还有些纯净优雅,晚期则像用刀子解剖人体,老辣却毫无美感,那些裸体就像肉与肉的堆积。哪怕是英国女王的肖像画,也是画成一脸苦相、面目臃肿、颜料斑驳,毫无帝王之尊,倒像吃尽苦头的市井老妇,且笔墨吝啬到仅在23.5厘米长、15.2厘米宽的小画框里挤着女王整张脸。然而就是这些畸形的形象,隐露出人的本性,紧扣着人的心灵。面对他的作品,观者由衷地赞叹:“看到的是肉体,闭上眼睛却是情感。”在传记中,作者以崇拜者的语气写道,“他自始至终坚持的理念—对人体艺术的概念与实践的执着。他对抽象主义、表现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观念艺术一概不理,甚至厌恶所有这些,他坚信对人体长久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是艺术家本身的核心目的。”
如今,弗洛伊德的画作已成为拍卖场的热门。艺评家徐子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弗洛伊德犹如一个特例,在当代艺术的氛围里做了现代主义的事,他创造的语言非常独特,具有极其丰富的魅力,哪怕是天天研究观念艺术的人,对弗洛伊德的画也非常喜欢。”
对中国绘画影响技法甚于题材
早在1979年,《世界美术》等专业杂志就将弗洛伊德和克里姆特、席勒、米罗、波洛克、巴尔蒂斯等艺术家介绍到中国。弗洛伊德的绘画技法可以在很多中国艺术家的绘画语言中找到痕迹,例如,艺术家刘小东就被称为是“弗洛伊德效应”的成功典范。刘小东曾透露,弗洛伊德紧张的笔触、结实的色彩、青筋暴绽的肌肉和日常化的构图着实吸引了他。被弗洛伊德捕捉人体内在力量的热情激发,刘小东也开始画人物、动物,画身边人,用笔构图总有弗洛伊德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