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评:电视剧“注水”严重 系电视台“做手脚”
如果你是国产连续剧的狂热粉丝,你就会发现去年荧幕上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边是剧集被人为地拉长,就像注水猪肉一样,不停地灌水,另一边则是有些剧被刻意剪短,赶场一样草草收场。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这多数是播出平台,也就是电视台在操纵,再往深层次追究,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独播剧 总想办法“催胖”
去年的电视剧市场动辄就是50集起播的大片。年初的《隋唐英雄》120集、《爱情自有天意》84集,刚刚播完的《咱们结婚吧》50集,《楚汉传奇》、《精忠岳飞》集数都超过65集,一年里荧屏上出现了近20部长剧。
但其实很多时候,长篇剧集是因为电视台的需要才产生的。
产生的背景多半是因为“独播”二字——电视台为了享受独播资源,自然愿意剧集越长越好。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易管理中心副主任肖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电视剧都会有10集左右的空间是靠电视台来操纵的,会依据收视率来。”
湖南卫视2013年的独播剧场至今已播出13部电视剧,其中有10部剧超过50集。91集的《天天有喜》在湖南卫视播了两个多月,占据了整个暑期档。
其实片方给电视台的版本是70集,是怎样灌出21集的水呢——每集只播30多分钟,一头一尾留给了广告和预告。此前的热播剧《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本来是46集,也因为收视率高,电视台剪成了62集,40分钟的剧情前有10分钟剧情回顾,后有10分钟剧情预告,实际播出时间只有20分钟。
不过也有例外,由于要和央视一套同步播出主旋律大片《毛泽东》,湖南卫视重金购入的新《天龙八部》每天只能播出25分钟,让观众们看得很不过瘾,还让浙江卫视后播出精华版《天龙八部》但却抢先播完。
联播剧 总想着“比别人快”
独播剧毕竟开销太大,近几年,对于热门剧集,很多电视台会采取几家一起购买、一起播出。这样一来,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吧?也不尽然,为了多抢占收视率,有些电视台也会使用一些小花招。
抢播是最低级的招数。前几年,有两家卫视为了某热门剧集的抢播差点闹到了广电总局。现在比较规范了,几家卫视联播,一般合同都有约定,每天播几集,几点开播,一周总共播几集。
留下的运作空间只有剧集本身了。有的卫视利用剧集剪辑的空间,刻意地把前三分之一的剧集剪得紧凑些,后三分之一则宽松些。这样一来,同样是播三集,A卫视的剧情走向要比B卫视快一些,观众自然选择收看进度快的电视台了。
现在周末黄金档的时间都留给了综艺节目,有些综艺节目不占优势的卫视就用这两天耍起了“乾坤大挪移”——周五播三集,周六播两集。而综艺节目强势的卫视一般都是周五播两集,周六播三集的。这样一来,虽然到下一周开始,播出的集数还是一致的,但周末两天的收视明显就是周五播三集的占了优势。
这就是所谓的“特殊编排”。
“添头剧集”也让电视台很为难
电视台不太可能一年到头都有热门剧集,就像吃饭,总得荤素搭配。热门剧集之间,总有些过渡剧,收视一般,广告一般,有些是买进热门剧集的“添头”,有些是为了给热门剧让路,从而被无情删减。
浙江卫视在2013年12月一个月内播出了三部独播剧,每部剧都被压缩了三分之一。卫视工作人员表示,这三部戏的压缩和收视无关,而是为了在年底前让观众看到浙江卫视更多的独播剧,因此将剧集进行了压缩。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赶上开年大戏《一代枭雄》。有一部戏原打算在年后播出,但片方希望能够年前播,电视台只能删减,挤出档期。
国外规矩做得比较严
在控制剧集长度上,近邻韩国和日本显然做得很好。
韩国的生产终端是由电视台来控制的,每年春、秋季都有记者会招标,招标之后就开始制作,边做边播,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他们的“水木剧”(韩国每周三周四播出的剧集)一般只有20集。
日剧也比较短小,常规只有10-13集。这是因为日本播剧的模式与中国不一样,日本一周一集,播完正好一个季度,这种模式有利于电视台在每天同一时段安排不同题材类型的剧集满足不同的收视群。
美剧的做法和日剧相似,一季度最多也就23-24集,有些冬歇期长的剧集一季可能只有14-16集。英剧则更是走精品化路线,倍受关注的《神探夏洛克》和《黑镜子》每季只有3集,完全按照电视电影的规格和标准来精品化制作。(记者 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