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明年起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出台前必须公开征求意见

24.12.2013  14:56

  [提要]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权、参...

  金黔在线讯 “从2014年起,各级政府及部门凡出台重要政策和制定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措施,必须在本级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近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公众对政府工作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第一时间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回避、搪塞将追究责任

  《意见》针对进一步完善社会热点问题回应提出明确要求,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公众普遍关注或可能广泛关注的事件、话题,属地政府或部门新闻发言人要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确认、政府立场、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及提示公众应注意的事项等信息,妥善回应公众质疑、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接受公众公开咨询和质询。

  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要牵头组织每年开展新闻发言人绩效评估,对发布虚假信息、回避社会关切、搪塞热点问题、失语重大事件、无故推诿媒体采访等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在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定期发布制度方面,《意见》要求省政府新闻办公室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围绕省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内容、省政府重点工作、公众关注热点问题,及时组织新闻发布,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出席;各地各部门新闻发言人每季度至少一次通过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网上访谈等,发布本地本部门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法规规章及执行情况、重要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需要公众广泛知晓或参与的政府信息。

  2014年建成全省信息资源库 方便公众查询

  《意见》要求在2014年3月底前,各级政府及部门网站(以下统称政府网站)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更新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补充公开政府网站缺失的财政预决算、保障性安居工程、征地拆迁、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价格收费等重点领域信息。

  另外,《意见》要求强化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平台标准和制度建设,整合交通、社保、医疗、教育等公共信息资源,2014年建成全省信息资源库,逐步实现各类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更加方便公众查询。

  2015年前实现网上办理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不少于60%

  根据《意见》,从2014年起,各级政府及部门凡出台重要政策和制定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措施,必须在本级政府网站公开征求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出台后,要及时通过政府网站发布政策解读信息;政府和部门负责人要主动到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与民生相关的省直部门负责人每年至少一次到省政府网站接受在线访谈。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各级政府网站要增强在线办事服务功能,为公众和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实施在线服务拓展工程。在2013年底前,依托省政府网站建成省级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省直各部门网上办事窗口的进驻与连通,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和行政服务项目,2013年通过网上办理的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不少于20%,2015年前不少于60%。

  明年上半年实现县(市、区、特区)政府政务微博、微信全覆盖

  “依托新媒体发布政府信息,建设‘三个平台’”。《意见》提出,在2014年3月底前,实现市(州)政府、与民生相关的省直部门政务微博、微信全覆盖。2014年6月底前,实现县(市、区、特区)政府政务微博、微信全覆盖。并在2014年2月底前,建成贵州省政务微博发布厅。

  同时,从2014年起,省政府办公厅要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对省政府常务会议等重要会议、全省性重大活动开展“微直播”。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政务微博、微信实时发布各类重要政府信息。

  畅通“三个渠道” 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为推进政府与公众互动交流,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意见》提出各级政府要畅通“三个渠道”,暨畅通政府与公众互联网直通交流渠道、畅通民意诉求受理渠道和畅通热线电话诉求渠道。

  对于政府与公众互联网直通交流渠道的畅通,《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健全专门机构专职人员及时上网浏览、及时下载“群众直通交流台”等渠道收集的网民留言,对网民反映的问题逐一调查、核实、办理、回复,形成群众诉求网上反映、承办单位快速响应、办理情况准确回复、办理效果群众监督的规范流程。

  同时,《意见》要求各级群众工作部门要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加强民意诉求窗口建设,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由进驻窗口单位集中接访、集中交谈、集中化解,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在热线电话诉求方面,政府及部门、单位要清理整合有关电话资源,确保对社会公开的各类公共服务、咨询投诉、领导热线等电话有人接、能及时答复公众询问。拓展延伸各级“政风行风热线”服务监督,2014年实现教育、卫生、计生、公安、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环保、交通、食品药品监管、质监、工商、物价、旅游等民生领域全覆盖。(本网记者 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