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从南:“短命建筑”频现凸显权力任性之殇
原标题:向从南:“短命建筑”频现凸显权力任性之殇
据新华社报道,天津“全国第一拆”、西安市118米高楼被爆破拆除、郑州2010年建成天桥被整体拆卸,短短两月内,就有3起成本巨大的地标性建筑“倒下”。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估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因过早拆除房屋导致的“短命建筑”浪费就超4600亿元。(12月20日新华网)
天桥、高楼等时政建筑在“青壮年”甚至“幼少儿”时期就被“推倒重建”,确实令人惋惜。其实,类似这样的“短命建筑”并非个案,沈阳绿岛体育中心拆了,海口“千年塔”拆了,南昌五湖大酒店拆了……在一次次爆破声中,许多城市曾经的标志性建筑轰然倒坍。
纵观天津“全国第一拆”、西安市118米高楼被爆破拆除、郑州2010年建成天桥等建筑频繁拆除重建,这一建一拆,公共财政将要为此付出多大的沉痛代价,又有多少民脂民膏被白白地浪费掉?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决策部门在做出决策前,有没有对上述场馆的建设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并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机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到100年。但住建部一位官员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年至30年。难怪有人感慨:中国是5000年文明古国,却少有超过50年寿命的城市建筑!
其实,不管是“全国第一拆”,还是“短命天桥”,其“推倒重来”的背后是浮躁的政绩观在作祟。浮躁的表现很多,其中最明显的一点便是急功近利。一些地方政府在工作中只顾眼前利益,对老百姓需要的、关心的工作不去做,专做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花瓶工程。这样一来,不仅老百姓从中得不到实惠,还浪费大量钱财,给发展带来许多隐忧。
来去匆匆的建筑,也是城市规划之殇。在许多城市,“一届政府一套城市规划”的现象十分普遍。一些地方官员受错误的“政绩观”影响,往往拍脑袋、想当然地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今天建,明天拆,重复建设,这可以说是导致中国建筑“短命”的重要原因。规划者和设计者如果眼光放远一点,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不至于导致如此多的“短命”建筑。
“随拆随建”并不能塑造出城市日新月异的形象,只会在历史和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一个模糊、灰色的影子。城市建筑“英年早逝”,毁掉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不仅仅是政府和政府官员的形象,还有官民鱼水情。
稿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