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揭晓
近日,历时一个半月的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活动结果揭晓。陈春霞、陈始发、廖义刚、潘文荣、沈波、席卫群、袁红林、杨德敏、曾剑平、李明等十位老师荣获第五届“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
评选活动由在校研究生发起、校研究生会组织,旨在加强我校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和谐师生关系,宣传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先进事迹。活动按照《江西财经大学“我最喜爱的导师”评选办法》,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经各学院民主推选、全校研究生网络投票及微信公众平台投票、各学院学生代表现场投票三个阶段评选,根据最终投票结果前十位导师荣获“我最喜爱的导师”称号,整个活动历时一个半月。通过本次活动充分展现了我校导师代表的优秀师德师风,弘扬了一批导师“为人师表、深受广大研究生的爱戴”的先进事迹,让同学更敬爱导师,让老师更加关心和爱护学生,融洽了浓厚的师生情谊。活动得了各学院研究生分会和广大研究生的大力支持。(文/校研究生会 编辑/匡琳)
【延伸阅读】获奖导师个人事迹简介
陈春霞,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江西省中青年金融学学科带头人。她细致谨慎的科研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像春天的细雨,润物无声,她是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挚友。她的弟子时常会说:“我们一直把她当做一位朋友”,当有学生生病的时候,她会如母亲般对他进行关心和照顾;当有学生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她会挺身而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有学生工作不顺陷入迷茫时,她会给出自己最中肯的建议和鼓励;她每天都很忙碌,但她却从未放松过对学生的关心;也许别人想着从生活中攫取财富,但她却始终守着那一缕花香,她的财富是早晨的太阳,是刚发芽的幼秧,为了更多人的梦想,她愿意陪伴在他们身旁,享受着满园的桃李芬芳。
陈始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拜师于陈老师门下,让我从点滴中真正感受到陈老师从严治学、诲人不倦、爱岗敬业、关注民生的学术大师风采; 陈老师采用创新的“翻转教学法”,启迪了我们学习思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开拓我们的研究思维;陈老师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和蔼亲切,但在学业上却要求严格,规范严谨;在学术思路的培养上,陈老师对我们悉心引导,面对疑问难题时,陈老师为我们耐心解答, 他的教诲似那丹桂花香丝丝缕缕沁入心田,他的恩情似那波涛大海点点滴滴永生难忘;课堂上的教诲,书房里的点拨,办公室的指导,每一次谈话、每一本参考书都饱含着对学生成才的期望。陈老师勇于探索的工作精神、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对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廖义刚,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担任导师六年来,就像一部拧紧发条的机器,不停地运转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导师的誓言,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着所钟爱的教育事业耕耘着,里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学术,将爱融入了这强烈的事业中,共培养了53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4名学生在CSCI期刊、1名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3名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廖老师是亲切随和、风趣幽默、认真负责、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在教学科研方面,他从细微处着手,从点滴处抓起,尽心尽力地教导我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他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够让教学时刻充满趣味和激情,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讲解总能让我们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在日常生活中,他一直以高尚师德感染我们,以和谐的师生关系陶冶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关爱我们,不仅是我们心目中的好老师,更像是我们的朋友和家人。
潘文荣,博士,统计学院副院长。在大家的印象中,潘老师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慈祥,和蔼可亲、诲人不倦。他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并想办法资助一些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同学;老师经常与我们交流,一起对学业、生活、理想进行探讨,使大家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潘老师曾多次组织学生研究课题,他始终把学生的学习放第一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治学学风;研究过程中,他总是严格地培养大家的各项技能,从文献综述、问卷设计、软件操作、数据分析开始,不会的一步步学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一些知识,养成自主学习以及研究的习惯,这才是研究生需要的品质。
沈波,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企业实践、前沿追踪等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与思考,用专业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积极引入互联网思维,无论是“每周分享”的最新信息技术,“好书大家读”中读书乐趣的分享,“我爱信管”微信公共账号的信息推送,“信息人”博客的文章,还是网络教学平台中共享的资源与交流的火花都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沈波老师儒雅睿智、谦虚和善,对待学生勤勉耐心;身教与言传并行,他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鼓舞着我们,对科研的坚持执着精神感动着我们,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沈老师是我们的学术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中的益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如同灯塔般照亮着我们今后的人生路。 能够碰到这样的导师,亦师亦友,用其智慧和品格,给予我们学业和人生的指导,诚挚感恩。
席卫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财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常和研究生交流,带领他们参加社会调查,指导他们进行学术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席卫群老师是一束光,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让我不畏困难,不怕孤单,在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有了老师,一切都变得阳光;有那么多次,我有一些学业的困惑向您请教,想着早早的去办公室等您,却发现您已经在忙碌地工作了,看到您认真的身影,我都不舍得打扰……;回答完我的问题后,或许您从我困惑的眼神当中看出了我还是没有明白,又不厌其烦的为我重新讲解;当我离开的时候,忍不住说了一句:“老师,您要按时吃饭呀!”您却淡淡地说:“忙完这些!”说完,您望着我微微一笑……那一刻,我发现您好美,可是,美美的您,却让我的心酸酸的……
袁红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经贸学院院长。自2003年担任导师以来,指导MBA、硕博和留学生等各类研究生逾130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温和的品格、睿智的思维和坚持学习的习惯,备受学生敬佩和爱戴。 老师于我们而言,他是一个谦虚的学者,坚持终身学习的信条,也是一个睿智的长者,他用言传身教告诉我们要坚持学习,每日有所精进;坚持锻炼口语,他和所带的博士留学生流畅交谈,还能侃侃而谈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学者他是极严谨的,去年申报课题时,刚看到申报材料就指出其中各类大小错误,再三叮嘱改正,在用词上也会一个个斟酌,力求完美,纠正我们“随便”的态度; 虽然事务繁杂,他对学生却始终如一的保持耐心和贴心,用独特的方式给与点拨,不论是在找工作的烦闷期,或是实习方向的选择,亦或是论文的瓶颈,找老师聊一下,总能茅塞顿开;老师一直很温和谦逊,从没见过他发脾气;在偷懒的时候,不是直接指出而是会叮嘱“你也要多锻炼才能长大”,让你既觉得温暖而又有压力和动力共生。
杨德敏,法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从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制定、课堂讲授、项目调研、论文指导,到学生个人生活、司考、升学、就业等方面,全过程关爱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厌其烦,深受好评。杨老师是学习上的良师,言传身教,他讲话幽默风趣、朴实无华,能和我们打成一片,上课严谨,知识讲解深入浅出;杨老师平易近人,跟学生亦师亦友,为了营造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如羽毛球赛,爬山运动,聚餐和K歌;有时也聊聊生活中,工作上的经历,勉励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当学生面临困境时,杨老师则会像个朋友一样,及时的、慷慨的伸出援助之手;不能说我们都受到了杨老师的影响,但他以身作则的教育方式却让我们很感动。
曾剑平,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翻译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江西翻译协会副会长,江西省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省人民政府法制办特聘法律规制译审。曾老师是一位良师益友,在学业上对我们谆谆教诲,教了我们许多专业知识;他的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学术渊博,在生活中幽默风趣、与人和善,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导我们的过程中,他秉持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开拓我们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志存高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
李明,博士,副教授,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副院长。从事教育已经有22年时间,始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新课程,受到学生的喜爱。在大多数同学的眼里,李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参加学院的活动,他总是面带微笑,礼仪周到,给人以一种儒雅得体的感觉;作为一个老师,他常常使人如沐春风,让人从内心深处认同,他不仅是一名老师,还是一位谦逊的长者、温润如玉的君子;即使他身处国外,依然挂念国内的学生,即使有时差,依然阻挡不了关爱学生的那颗心,通过邮件指导学生的论文,通过QQ给学生布置各种学业任务;只要学生有疑问,李老师总是耐心解答,直到解决所有问题,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对于李老师,最打动我的莫过于他对学生的那份执着,那份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