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最高楼”排行:最高838米 最低290米

14.01.2014  12:58

   摩天”的冲动

  在建摩天大楼齐聚中国,

  中国能否打破“劳伦斯魔咒”?

  ●“省会高度”排行榜:最高838米,最低290米

  ●高楼安全:防火、防雷、防震、防风、防腐蚀、防塌陷

  ●成本考验开发商:有项目涉嫌利用摩天大楼非法集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德炳|北京报道

  四天长一层——广州20年前提出的珠江新城双子塔中的东塔,如今正以这样的速度日渐挺拔。8根500米高的钢柱,将擎起这座高约530米的“广州第一高楼”。

  据摩天城市网发布的2012年《摩天城市报告》显示,若采用152米为统计基线的美国标准,截至2012年,美国有533座摩天大楼,中国则有470座摩天大楼。但中国在建摩天大楼还有332座,占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的87%。预计至2022年,中国摩天大楼总数将达1318座,是美国536座的2.5倍,其中80%将建在中小城市。

  这股兴起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高楼建造热潮,正席卷中国的大江南北。

  平地起高楼,直插云霄、与天相接,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甚至图腾,但这仅仅是故事的一面;另一面,摩天大楼的安全事件频发,运营成难题,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因摩天大楼热而陷入“劳伦斯魔咒”。

  2013年12月15日,发生严重火灾的广州建业大厦就是一个注脚。虽然这座规划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近百米的高楼,与20公里外那座即将成为“广州第一高楼”的超500米建筑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但其在历史上所暴露出的“高楼病”,依然具有代表性:建业大厦曾因亚洲金融危机停工烂尾,工程质量问题也屡遭投诉,直至一场大火将这座当年的高楼烧回了原形。

  《摩天城市报告》显示,美国平均每座摩天大楼对应的第三产业产值为1431亿元人民币,而中国仅为每座436亿,产出率仅是美国的30.5%。烂尾、亏损、无用空间等问题因“高度崇拜”而被忽视。

  经济学家劳伦斯指出,世界最高大楼的开工建设,与商业周期的剧烈波动高度相关,大楼的兴建通常都是经济衰退到来的前兆。这一后来被称为“劳伦斯魔咒”的“恶性循环”,会被中国打破吗?

   谁才是“天下第一

  “省会高度”排行榜:最高838米,最低290米

  长江武汉段南岸,武昌滨江商务区绿地国际金融城项目一角,高达数十米的塔吊正将钢筋朝地下基坑运送,工人们一边装钢筋,一边绑扎焊接钢筋。

  这里是国际金融城的核心——武汉绿地中心的施工现场。武汉绿地中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根据规划,这座大楼将高达606米,共有124层。在2011年动工之时,武汉绿地中心是有望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二的高楼的。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楼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塔,共160层,高828米。中国第一、全球第二高楼为在建的上海中心,总高度为632米。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该中心是绿地集团打造的有全球影响的摩天大楼之一。

  现场的一名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两年多来,武汉绿地中心陆续实施挖坑、连续墙、工程桩、土方等工程,主体结构在2014年有望从地下“”出地面,预计2017年完工。

  然而,武汉绿地中心很难保持武汉第一的位置。据公开资料显示,位于武汉王家墩CBD的JH0309020地块,将建设660米高楼,而在江岸区沿江商务区,一栋坐落于二七片区的707米高楼也在规划中。

  对于即将于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的上海中心(632米)来说,“中国第一高楼”的宝座也不用多久就会被别人抢去。竞争者不仅来自于武汉,还有646米的广东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超700米的山东青岛777大厦、838米的湖南远大“天空之城”等。

  已进入前期报建阶段的“天空之城”,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有野心的摩天大楼。不过,其选址并不在一线城市的市中心,而是在中部省份湖南的省会长沙的市郊。远大集团总裁张跃去年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天空之城”比当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要高10米,投资90亿元,设计使用寿命长达500年,即使9级地震也能屹立不倒。

  相比于其他高楼动辄几年、十几年的建设时间,当时张跃给出的时间表却是逆天的:“基础施工6个月,地面建筑4个月。明年(2014年)5月份人就住进去了,到7月份的时候,这里面已经是熙熙攘攘、灯火通明、鸟语花香的这么一个地方了。

  对于“天空之城”的争议尚未平息,远大迄今为止最有野心的摩天大楼——1008米的“天空二号”已在山东青岛开始筹划。据媒体报道,“天空之城”建成之后,“天空二号”便会开始建设。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1001米高的“王国塔”已于2012年1月动工,计划2017年完工,在“天空二号”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之前,“王国塔”将成为世界第一。

  “天下第一”头衔的争夺战异常激烈,各地“第一高楼”之争更是速度惊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走访、对照《摩天城市报告》及公开资料,制作出“2013年全国省会城市高度排行榜”,即以一个省会城市已建成、在建、规划或论证阶段的“第一高楼”代表这个城市的高度并进行排名。统计发现,最高的省会城市是长沙,高度为838米;最低为哈尔滨,高度为288米。其中,高于600米的有4个城市,500~600米之间的有11个城市,400~500米之间的有3个城市,300~400米之间的有6个城市,低于300米的只有两个城市。

  将这份榜单与2012年《摩天城市报告》对照发现,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部分省会城市的“第一高楼”已经刷新。比如在太原,其第一高楼在2012年尚为218米的水岸国际中心,但在2013年,太原推出了333米高的太原国际金融中心。

   高楼冲动”蔓延

  “各大城市兴建摩天高楼是一种‘暴发户’式的炫耀,也是不自信的表现

  叹为观止的是,不仅仅在省会、直辖市等一二线城市,许多三四线城市也纷纷加入了摩天大楼的建设热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2013年12月在河北省邯郸市走访时发现,在邯郸东部丛台路与东柳大街交叉口东北角,中道国际广场将要建邯郸“第一高楼”。在现场,多个宣传展板都写着“330米,邯郸新高度”等标语。在中道国际广场售楼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座有些类似北京国贸三期(330米)的大楼模型,与该项目已经建成的另一座20多层大楼相比,这座330米的摩天大楼格外显眼。销售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座摩天大楼现在还没建设,有可能在两年后开工。

  在更早的时候,邯郸还传出,要建设338米高的国际文化创意大厦。这座预期中的摩天大楼在邯郸市中华大街北延以东。不过,当记者来到这一地块时,一点也没有看到动工的迹象,这块地被铁皮围着,已长满荒草。

  300米高的大楼均未开工,另一座近200米的高楼却已经开始建设了。

  在邯郸市人民路与光明大街交叉口,记者看到,挖掘机已经挖开一个大坑,工人们一面利用塔吊打地基,一面绑钢筋。从这个项目的规划图上,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建筑楼群,有两个配楼,还有一座高达45层、超180米的主楼。如今,配楼已经露出地面,主楼还处于打地基的阶段。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个项目名为融通国际,由邯郸市开发商河北融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主楼高188米,是邯郸市目前在建的“第一高楼”,将成为邯郸市的新地标。

  忙着建设摩天大楼的可不只是邯郸。在广东东莞,正在规划的有480米高的厚街名家具总部大厦和400米高的世贸中心大厦;在河南洛阳,正在规划的有368米高的中央商务区升龙半岛地标;在江苏常州,正在规划的有380米高的新龙国际商务城。

  《摩天城市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在建的摩天大楼中有87%在中国,5年后,中国的摩天大楼总数将超过800座,是现在美国总数的4倍,其中80%将建在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中国在建及规划的摩天大楼投资总额将超过1.7万亿元人民币。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称,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提高容积率、向天空要空间是必然趋势。对于房企而言,建设“第一高楼”可以提升企业品牌,甚至在企业拿地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地方政府,“第一高楼”能直接提升城市形象、拉动经济发展,甚至提升政绩,正是在这一系列因素推动下,全国多地如火如荼地陷入了建设摩天大楼的热潮。

  对此,著名职业经理人、港澳资讯CEO唐骏曾在《中国经济周刊》发文指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高楼的欲望和目的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为了展示自己国家或者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不断建设的一座又一座摩天大楼,除了借此炫耀人类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骄人成就之外,更是想展示这个国家和城市的经济、财富和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