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通报落马高官 罕见出现“隐瞒本人真实年龄”

06.07.2015  19:10

资料图:栗智。

  中新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 阚枫 马学玲)6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成员栗智被开除党籍的消息。在对栗智的通报中,中纪委罕见使用了“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等字眼,引发外界关注。

   新疆“首虎”栗智被开除党籍

  今年3月11日下午,中纪委公布了栗智被查的消息。这是十八大后,新疆落马的“首虎”,也是今年以来落马的第七名省部级官员。

  被调查近四个月后,7月6日上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称,“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纪委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成员栗智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中纪委在对栗智问题的通报中表示,经查,栗智严重违反纪律,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严重违反廉洁自律规定,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额贿赂;严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与他人通奸;干扰、妨碍组织审查,转移、藏匿赃款赃物。其中,受贿问题涉嫌犯罪。

  在对栗智的通报中,中纪委再次使用了“且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等字眼。

  这份通报指出,身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栗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严重违纪违法,且党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性质恶劣、情节严重。

  梳理中纪委的通报,在栗智之前,已有11名省部级官员被指“十八大后仍不收敛、不收手”,他们分别为秦玉海、武长顺、隋凤富、朱明国、王敏、韩学键、景春华、陆武成、孙鸿志、廖永远、斯鑫良。

  上述12人中,陆武成、斯鑫良、景春华、栗智、廖永远等5人,为中纪委今年以来擒下的“老虎”。

  7月6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布消息称,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栗智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打虎”通报罕见出现“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

  中纪委此次在对栗智问题的通报中,明确指出其“档案造假,向组织隐瞒本人真实年龄”。纵观十八大后中纪委对落马省部级高官的通报,这实属罕见。

  根据公开简历显示,栗智1950年11月出生,安徽利辛人,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3月入党,在职研究生学历。从参加工作开始,除了在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的3年求学经历,栗智在新疆工作超过40年。

  至于栗智真实年龄如何,在仕途中如何隐瞒年龄的相关问题,中纪委在通报中并未具体提及。

  在去年7月,中央第六巡视组对新疆进行的巡视反馈中提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不够规范,存在违规用人、吃空饷等问题”。

  去年10月,新疆公布的巡视整改中表态称,“对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裸官’等6个方面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干部档案造假为何屡屡出现?

  2014年1月15日起实施的新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不准涂改干部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

  此外,《档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涂改、伪造档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是,近年来,“档案造假”问题在干部队伍中屡屡出现。

  今年2月2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载的题为“干部档案造假当绝”文章称,“在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

  文章还指出,一直以来,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现象并不少见,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已然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之所以频频现身,一方面是因为有人可以“挣面子、占位子、图帽子”,当然还有“捞票子”;另一方面,即使造假行为被曝光,相关人员受到的也只是批评、记过等“无关痛痒”的处分。收益高,风险小。如此一来,造假之风便甚嚣尘上。这其中,“三龄、二历、一身份”(指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是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的多发环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