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江西行》第一篇:守住好生态、走上致富路

04.08.2017  17:4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赣鄱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发展成为各地的自觉要求,绿色生活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我台从今天(3)开始推出《绿色江西行》专栏,报道我省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新经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实践,倡导推广绿色消费的新生活。请听第一篇《守住好生态、走上致富路》,江西台记者龚小娟采制。

  炎热夏季,漫步在清凉的湾里区太平镇湾头村,抬头可见巍巍青山,低头可见潺潺碧水,荷花绽放,空气清新,仿佛置身于一幅清新的水墨画中。

  “在打造美丽之前没有这样多的客人,甚至有的人不敢来。这些年来的客人数量比前些年要多很多。……

  村里300多家农家乐、民宿生意红火。今年39岁的返乡创业村民李桃花利用自家的院落办起了“桃花小院”,一年收入十几万元。“生意还可以,(收入方面)要比打工高。政府带着我们出去考察,回来开农家乐,我们在银行贷款,利率都是很低的,政府带着我们搞了一下装修啊,带着我们开店时有补助。

  湾头村山多地少,以前村民以种地、剁竹为生,农闲之余就外出打工,生活拮据。后来村里鼓励发展养殖业,一时大小猪场遍布各个山头,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也是特别明显,李桃花回忆:“谈到养猪,养猪是最脏的。现在叫村人养也不会养,养猪后蚊子苍蝇多,味道又不好。

  痛定思痛,养猪场陆续被拆除或迁出。这几年,政府治理污水、垃圾,对道路沿线及村庄房屋进行美化亮化,引导村民发展生态经济,山头变绿了,水变清了,村庄变美了,湾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天然氧吧”。湾头村书记熊龙根:“通过每年的打造,人气慢慢提升了,以前我们这很多人在外打工的,现在都慢慢的回来了,经济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环境变美了,昔日贫穷的小山村“”了起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当地村民纷纷吃上旅游这碗“”,有的开办旅游商店,有的还参股开发景点。村民刘晓山搞起了“梅岭漂流”,每年向政府纳税就达100多万。“这两年在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工作下,旅游事业蒸蒸日上,可以带动餐饮,土特产销售,解决当地劳工问题,四十多名员工请的都是当地人。

  村民们现在懂得好生态才能持续发展。由于村里的游人越来越多,污水排放量更大了,超过了周边环境的自净能力。去年,村民们主动集资请来环保专家,在村前山坡下建立一片1000多平米的人工湿地,利用排水管网收集污水进入中水池,再导入湿地,经过芦苇、菖蒲、灯心草等水生植物的净化后排入旁边的小溪。村民李桃花说,这个家门口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的像小花园,村里每天干干净净,客人源源不断呢。“思想观念方面的变化也很大,以前的人垃圾乱扔,看到哪边脏就往哪边倒(垃圾)。现在有了垃圾桶,人们都会往垃圾桶里倒。并且有专门的垃圾车来清理。排污系统也完善了。

  湾头村支部书记熊龙根表示,村里还要继续走好绿色发展这条路:“现在我们村里打造花海经济,我们会继续走生态发展的道路,百姓通过绿色发展,保护生态也尝到甜头,大家都知道湾里旅游好,都到这里来。

  生态旅游成为山区群众的致富路,湾头村成了‘守住好生态、走上致富路’的好榜样!

  记者手记:由臭到香,由脏到美,由砍树养猪到护林护水,湾里区湾头村走的绿色发展之路,正是我省打造“美丽江西”的一个缩影。记者采访中,亲眼见证了村庄的美丽蜕变,深切感受到了村民保护环境的思想转变。意识决定行动,正是村民发自内心对绿色发展的认同,才会有保护环境的自觉。这其中基层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当地百姓品尝到了环境保护与收入增加的好滋味。这样的发展才是持久的,这样的保护也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