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突然"高大上" 电视剧遭遇前所未有的"变天"
图片制作/王慧
离2015年结束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文化领域的变化已令人瞠目。这变化几乎囊括了电视、电影、音乐到舞台艺术、文物出版的所有领域,从内容、手段的变化再到思维、市场的变化,2015年成为文化市场颇具烙印的一年。透过这些变化,我们看到了市场的冲动和顽强,它们正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昂然前行。
“变天了”——这是2015年至今,电视剧行业提及频率最高的一句感慨,而且方方面面,每个链条上的人都在说,这在近十年,是从来没有过的。原来旱涝保收的战争、婆媳等题材,投资说撤就撤了;原来风生水起的收视王牌们,家门口制片人捧着票子和本子挤破头的场面,说散就散了;原来独掌生杀大权说一不二的省级卫视、一线播出平台,突然集体哭穷变“弱势群体”了;原来一直被迎合、被揣摩的传统电视观众,突然发觉自己被“抛弃”了,无论是贡献收视率的大爷大妈,还是给口碑盖棺定论的中年精英,对于最火、最热门的剧集,纷纷表示压根看不懂了……有沉就有浮,城头变幻大王旗。当下风头正劲的是半年前看还难成气候的网剧。9月初,《蜀山战纪》打破行业常规,成为首个甩开电视台在视频网站首播的超级大剧,9月底,某视频网站又宣布《班淑传奇》“会员可以先于电视台一年看全集”;同样是9月份,腾讯、爱奇艺、优酷、搜狐,先后宣布启动自制、定制网剧,个个项目都是可圈可点的超级IP,电视剧行业最有话语权的幕后操盘手几乎悉数被收归旗下“打工”;而更为“可怕”的是,新一轮网剧高潮的真正意图,并不仅仅在网剧。
种种迹象表明,电视剧行业从游戏规则、产品样貌到利益分配的深刻变革已然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
电视台怎么变“弱势群体”了?
今年1月1日,根据总局新政要求,各省级卫视黄金档电视剧播出正式实行一剧两星,一天两集。对于观众来说,可选剧目多了,但是行业内部却如预期的那样,不少矛盾因游戏规则改变而激化。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其中一条是希望恢复取缔多时的“中插广告”,以缓解行业上下游均严重“贫血”的症状。此举引起社会极大反响。有人竟然敢冒动观众奶酪的风险来解决行业问题,说明动议者已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另外,重锤反腐曝光的潜规则、广电离职潮等,也都侧面反映出传统电视剧行业从制作到渠道的问题积重难返,难以自我纠偏和重振信心。
口口声声自称“弱势群体”,电视台有点顾影自怜了,但作为播出平台,电视台在整个食物链上的地位被削弱是整个社会深刻变革的一部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崛起的必然代价。换言之,就算收视率净化,如愿恢复“中插”广告,电视台的“好日子”也不会回来了。正如很多传统的、有经验的影视制作者,原来是“不屑于”参与网剧,为何现在却积极地研究网络趣味,甚至把网络观众爱好嫁接到正在制作的电视台定制剧中?其实理由很简单,在传统电视台渠道固定收益萎缩的大前提下,网剧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网络元素也会为电视剧带来新的生机。当下热播的《伪装者》就是传统电视剧手艺跟网络趣味嫁接的成功典型。正如《离婚律师》和《幻城》出品人吕超所说,“这两年是一个过渡和探索期,大家会走不同的路”。
网剧怎么突然“高大上”了?
准确地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诞生一部真正让人心悦诚服,可以跟传统电视剧经典抗衡的突破性网剧。现有作品,无论《匆匆那年》还是《盗墓笔记》,确实赚了钱场、人场,但遗憾的是,这些超级大剧实际上并没有完成将拥有强大粉丝基础的文本转换成优秀电视剧作品的使命。同时,“网剧”作为低端小作坊长视频的代名词,以及它给人的粗糙、廉价、低级的印象已经彻底被颠覆了。如今一提起“网剧”竟还给人“高大上”的优越感,成了坐拥大把金钱人才资源,代表行业未来趋势的香饽饽。
如同很多新生事物一样,“网剧”突然给人蓬勃的期待,是因为过去数年悄然的生长,无论是内容还是渠道布局,至少都有了一番欣欣向荣的可爱模样。在9月份集中宣布的投拍网剧中,由知名度很高的大IP改编,知名导演、制作人操盘的,占了多数。从分量上,单是这些人名、书名就注定未来的影像作品不该被轻视;更可喜的是,它们的题材覆盖度空前,传统电视剧只盯住中老年观众的拘谨和乏味一扫而光;瞄准目标观众的差异化市场细分,层次清晰,男性女性,高端文化和青少年流行都有覆盖……著名影视投资人柯利明分析网络公司大举涉足影视时说:“多年在游戏、动漫和文学领域的积累,拥有很多很好的IP储备服务于项目开发,本身的宣传推广平台资源强势,又拥有数亿用户的网络大数据做基础参考,这些都将是独特的优势。”
很多人心存疑问,为何网剧突然起势——如果说“BAT”这样的超级网络公司足够有钱玩转影视,或者拿影视当“前菜”,意图更大的商业版图,而普通的视频网站连年亏损、裁员消息不断,就算把猪吹上了天,靠什么让猪在天上飞?好消息是一直被视为“空中楼阁”的会员付费模式今年开始试水了。《盗墓笔记》和《蜀山战纪》终于让“收钱”从“噱头”变成了“甜头”。尽管前途道阻且长,但也唯有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谁也不想牺牲在胜利来临前夜。
内容如何拍,经验全过时了?
传统电视剧生产方式“没落”不可改变,取而代之是互联网概念作为未来的趋势积极渗入到行业中来。可无论潮流如何更迭,胜败仍然取决于内容能否赢得观众。正如著名制作人侯鸿亮所说,网络的空间无限大,真正的好东西还不多。一旦市场形成了,最需要的就是好的内容。新时代,观众需要怎样的电视剧?很多制作人、演员都在感慨,靠过去的老经验似乎行不通了,什么CP、萌宠都听不懂了,有种道越走越黑的迷茫。
首先从格局上,做电视剧未来更多考虑的恐怕是要打通上下游,然后在产业链中全方位布局、多产品线开发了。《花千骨》火爆至此,播出平台湖南卫视还赔钱,倒是手游开发赚了过亿,这样血淋淋的例子,怎能让投资方不多想?而在这方面,网络公司主导的网剧有着天然优势,很多著名制作人、导演、演员纷纷向网剧或者有网络元素的电视剧倾斜,既是顺势而为,也有学习的意思,不想被潮流抛弃;其次在生产制作层面,传统手艺人的本事不必丢也不能丢,野蛮生长的网络文学和恣意挥洒的网络文化,更加需要懂得给品质把关、在审美上能够加以提升的专业人才,才能做出真正给时代画线的伟大作品。这样的位置,仍虚位以待。(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