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美根与网民交流首批13个问题得到落实和回复
为广泛听取群众对九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5月14日9时,市委书记殷美根通过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江西网、九江新闻网、中国九江网等网站,参加市委宣传部和市委活动办主办的 “党政领导干部网络听诉问政在线访谈”活动,认真倾听网民意见、建议和诉求,就网民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因时间有限,部分网友的提问未来得及在线回复。之后,殷美根要求有关部门对网友的问题认真核实、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网民意见建议的处理落实情况。现将首批13个问题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1、“九江发布”微博网友“睡觉蹬被子”:九江很美,可惜灰尘太大,能不能改变一下九江很多路段尘土飞扬的情况。可以学习外地工地门口挖一水坑洗车轮,还有拖沙土的车必须加罩子。
回复如下:网民朋友您好,您的意见很具有建设性。在此,感谢您对九江城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随着九江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随之出现的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大扬尘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刻不容缓。为此,在强化工地管理,控制扬尘污染这一方面,市执法局在不断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同时,多次派员到各地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以下措施: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九江市2013年净空净水净土行动方案的通知》(九府厅字[2013]143号)文件精神,市执法局今年建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将其列为该局2014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二是进一步加强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六个一”标准。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市执法局完善和修订了严格的建筑余土处置前置条件,对城区建筑工地执行了“六个一”标准:①规范设置工地围墙围挡;②硬化工地出入口道路;③设置车辆冲洗平台;④车辆密闭运输;⑤按照指定线路行驶;⑥专人负责工地出入口保洁。具备以上条件的工地才允许进行建筑余土处置施工。其中冲洗平台设置含排水沟、沉淀池、集水池,进出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密闭运输,不得带泥上路。通过制定并执行渣土作业及运输“六个一”规定,使得九江各地有了更加明确的管理标准,进而有效地提升了扬尘的控制效果。目前,市执法局正在积极探讨和调研渣土车辆运输和工地出入口保洁管理新模式,拟起草方案报市政府。该方案拟推行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采取公司化运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建筑垃圾运输管理,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维护和提升城乡环境空气质量。三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责任体系,始终保持严管重罚高压态势。①统一管理,提升效能。市执法局专门成立渣土监管大队,对城区所有工地及建筑垃圾运输进行专门统一管理。并注重不断强化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执法办案的条件改善,以增强队伍战斗力。②提前介入,教育先行。主动上门向建设(施工)单位及渣土运输单位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使他们对运输渣土及运输车辆的相关要求心中有数,避免产生误解。3月底专门召开了渣土工地管理专项会议,与渣土承包方签订了渣土装载运输管理承诺书。③集中整治,突出严管。在平时经营和清运过程中,市执法局十分重视对相关从业人员检查与规范,最大限度地使从业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对城区内所有在建工地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排查和整治,并建立档案。对有问题的工地下达责令限期整改,并督促指导不达标的工地及时整改到位。今年3月,开展了“治理雾霾,城管在行动”的相关集中整治活动。5月7—17日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车辆运输专项整治,主要整治渣土运输车辆超载、超限、超高、沿途撒漏等行为,确保路面干净。四是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加强对扬尘污染严重的路段和市民反映强烈的路段定时降尘,实行了定人、定车、定岗、定位的标准,将扬尘污染对市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对建筑工地实行净车运输,遏制污染源头,未清洗干净的车辆不得出入工地。尽管市执法局仍在不断努力改进管理模式、方法和工作理念,深知在实际工作中依然还有许多令人不够满意的地方。但市执法局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日后工作当中,攻坚克难,破解难题,并协同相关部门共同作战,为建设九江山清水秀家园添砖加瓦。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城市管理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继续能够给予关注,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责任单位:市行政执法局)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