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见证峥嵘岁月:战士16岁从军 曾负重伤(图)
1943年受抗日进步思想启蒙的解作发,投身革命,加入了牟平擎山抗日大队,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参加过胶东辛安、孙家滩等战役,多次袭扰日伪军,并随军参加了破袭胶济铁路、孟良崮、潍县等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重创,为全国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投身革命,加入牟平擎山抗日游击队
今年86岁的解作发老人,1984年退休后和老伴居住在开发区海韵小区,说起70年前那段历史,解作发还历历在目。解作发介绍,他出生在莱山区解村,儿时就读于解村小学,当时学校里有一名姜姓教员,是一位抗日革命进步志士,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进步思想。“在姜老师的帮助下,我光荣地成为学校一名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解作发说,当时青年抗日先锋队队员的主要任务是在村口执勤放哨,为山区里的抗日武装提供情报,那时烟台城里和莱山炮楼里的日伪军经常下乡掠夺粮食和村民财物,解作发站在村口执勤放哨,观察日伪军动向,帮助八路军袭扰日伪军。“1943年,经解村一村民介绍,我与牟平擎山抗日大队取得联系,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解作发说,他们村的这位村民是牟平擎山抗日大队一名八路军战士的亲戚,当时牟平擎山抗日大队只有几十名八路军战士,在牟平高陵镇崖前村一带驻军,一方面向群众宣传抗日,扩充部队,一方面袭扰阻击日伪军来犯,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伏击日伪军,缴获敌军两挺机枪
解作发介绍,入伍不久后,他跟随牟平擎山抗日大队先后参加了牟平辛安、孙家滩等战役,打击日军。“1943年,日伪军经常从烟台和牟平县城出动,到牟平农村为非作歹,得到情报后,牟平擎山抗日大队埋伏于牟平辛安、孙家滩(今莱山)对日伪军车队发动袭击。”解作发称,日伪军听到山间有八路军放枪,吓得丢盔卸甲,拼命往烟台逃窜,在这两场伏击战中,我军缴获日伪军两挺机枪。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不断壮大的牟平擎山抗日大队也从原来的几十人扩充成牟平县大队独立营,又发展到东海独立团。1945年,上级率部队攻打了烟台城,烟台城解放后,这支部队整编为人民解放军九纵26师。1946年,解作发跟随九纵26师参加了破袭胶济铁路战役,攻打胶县、高密、周村等地国民党守军,破坏了胶济铁路线,重创国民党军。
“1947年,人民解放军发起新泰、莱芜、孟良崮战役,我随部队参加了这些战役。”解作发告诉记者,1948年,九纵又发动了潍县战役,那时潍县国民党军依托工事驻守,我军顽强进攻打开潍县城城墙一突破口,解作发和战友冲上城墙突破口,歼灭敌军,不慎被敌军炮弹击中,从城墙坠入城下壕沟,失去知觉。直到潍县战役胜利,战友打扫战场时才发现他躺在壕沟里,奄奄一息,迅速将他送往后方医院治疗,捡回了一条命。
解作发说,潍县战役炮弹打伤了他的头、腿和胳膊,由于伤势严重,等到治疗康复后,部队考虑到他的伤情,将其调到了后方北海军分区工作,在黄县他担任部队指导员,负责招募和训练新兵,为前线输送兵员。
新中国成立后,解作发于1950年转业至地方工作,任福山县七区(今开发区古现和八角)区长,后又任福山县劳动科长,1984年退休,现居开发区。
军旅老照片,纪念革命峥嵘岁月
“1948年,我负伤调到后方北海军分区工作后,地方部队为我换发了新军装。在黄县指挥部大院里,我和几位战友身穿地方部队———北海军分区解放军新军服,腰挎手枪,留下了两张老照片,以此纪念那段峥嵘岁月!”在解作发的居所,记者见到他客厅老式相框里,至今还悬挂着一幅那一时期身着解放军服的泛黄老照片,解作发指着这张珍贵的照片说,当时全国还未解放,我军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的军服不太一样,虽然地方部队军服和野战部队的军服都为米黄色,但规格、款式参差不齐,很多地方部队军服都是老八路军服改制的,现在能保留下1948年北海军分区军服老照片,对那时胶东地方部队着装与装备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两张老照片,我平时就夹在工作日记本里,时常翻看。1950年转业到福山地方政府工作,照片就存放在家中镜框里,由妻子代为收藏保管。”解作发介绍,照片中的战友,在他转业后,不少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就没了消息。“近日,开发区红办面向全区征集红色文化史料和老物件,工作人员走访我家时,对这两张老照片做了登记、备案。”解作发说,他16岁参军,每次看到这些老照片,就会想到一同共事的这些革命老战友,以及抗战、解放战争的峥嵘岁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记者 李鑫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