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争当绿色崛起排头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为我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
江西目前还是欠发达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绝不是拒绝发展,而是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新常态下,守护好山好水,倒逼加快发展升级,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正成为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自觉行动——
给新兴产业“添把火”。我省坚持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来抓,持续加大投入,加强扶持。在全省产业格局中,汽车、航空、绿色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去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产业达到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3%。
让生态农业更红火。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深入推进“百县百园”工程,去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00亿元,增长19%,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2%。
在服务业上做文章。省政府在旅游、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密集出台了10多个政策文件,并连续三年每年安排6000万元省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去年,我省三次产业比由11.4∶53.5∶35.1调整到10.7∶53.4∶35.9,服务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新常态表面是增长速度的换挡,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省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在结构调整及产业变革中,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不断涌现。我们既要瞄准现有产业的重点领域高位切入实行补链和延链,又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寻求重大增长点、爆发点,形成新的增长结构和动力机制,努力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绿化”传统产业,调整能源结构,让绿色崛起站在更高起点上
建设生态文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仅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还要“绿化”传统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
2014年,江西生产总值超过广西和黑龙江,居全国第18位,同比前移两位;增速达9.7%,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7位,比上年前移6位,创近十年来最好位次。与此同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9.9%,超额完成下降4%的年度计划,“十二五”前四年累计下降29%,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工业节能总目标。
数字一“增”一“降”的背后,是全省上下推动发展方式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的生动实践。
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去年,全省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涉及水泥、造纸、炼钢等7个行业80家企业,实现综合节能约150万吨标煤。同时,安排节能技改资金8500万元支持了70多个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帮助企业节能约50万吨标煤。到2017年,我省将确保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任务基本完成,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赢得时间。
核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正式落户江西,一批风电项目陆续建成投运,“万家屋顶”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我省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今年,全省水、风、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97万、100万、100万千瓦,生物质能利用规模210万吨标准煤。
未来,我省将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子,争当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排头兵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