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增进百姓福祉舍得“真金白银”
本报萍乡讯 (记者唐彩萍、刘启红)萍乡在有限的财力中着力做大民生蛋糕,将新增财力的大部分向民生倾斜,财政预算优先考虑民生、支出安排优先保障民生。2013年,该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49.63亿元,同比增长11.4%,其中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就占6成以上,达到了93亿多元,“真金白银”的大手笔投入,实实在在地增进了百姓福祉。
该市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各级财政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去年,全市教育支出23.92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拨付了1.46亿元资金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费、教科书全免,受益人数达21.43万人;投入2.2亿元用于学前教育改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建设等,使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
该市还健全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投入新机制。去年各级财政投入就业资金1.12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城镇就业率达96%。各级财政综合拨付社会保险金25.6亿元,确保了城乡社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待遇足额落实到位,养老、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安排拨付资金2.485亿元,新建廉租房1500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1906套,为农村困难群众新建(维修)住房4550户,完成棚户区改造面积9.49万平方米。
此外,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和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萍乡市不折不扣执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市用于农、林、水等涉农方面的资金支出达到14.3亿元。2013年,该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55亿元,扎实推进307个新农村建设点、和谐秀美乡村5条示范带和123个村扶贫点的建设工作;共拨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资金、小农水建设资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和山口岩水源地保护资金1.16亿元。
作为一个发展不充分的地区,萍乡市庞大的民生开支从哪里来?一是争。该市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有利契机,争取到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二是调。对于民生工程所需配套资金,该市财政部门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调度支出结构,在财政增收和超收中优先安排等方式合理调剂。三是挖。该市要求,对需要本部门落实的配套资金,要努力克服困难,多想办法,广开渠道,确保各项民生工程资金配套到位,不留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