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灯笼村”的落寞:传统工艺遭创新之窘
中新社西安2月13日电 题:西安“灯笼村”的落寞:传统工艺遭创新之窘
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
春节之前,三兆村村民呼延民和老伴如往年一般,手工制作了大量的传统纸灯笼。看着堆积如山的纸灯笼一件件减少,呼延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做多了怕卖不出去,做得少了又怕不够卖,还要担心能不能赚钱,心累。”呼延民的儿子呼延雷称自己从小看父母做灯,明白个中滋味,从未考虑过传承家里的制灯手艺。
过大年、逛灯会,是中国传统民俗,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三兆村位于西安市南郊,相传已有上千年的灯笼制作历史,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一度,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扎灯销售,当时西安销售的各种灯笼绝大多数出自此处。
如今,“灯笼村”已不复往日的辉煌,随着上一辈手工灯笼制作人慢慢老去,手扎工艺灯笼渐渐消失。村中1000余户中制作灯笼的不足30家。西安灯会和市面上销售的花灯则大多来自外省。
像呼延民和老伴一样至今仍制作传统纸灯笼的,在三兆村已是寥寥无几。在胡延民看来,每年制作灯笼是为了“不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砸在手上”。
“削竹篾、箍架子、裹布、糊纸、装穗……制作传统纸质灯笼需十几道乃至几十道工序,整个过程多要手工完成。传统花灯又多以竹片做灯架,不能折叠,体积大又很占空间,卖不出去就只能放在家里,所以也不敢多做。”胡延民告诉中新社记者,制作花灯费时费力,扣除成本,辛苦大半年却赚不了多少钱,因此很多村里人都不愿意手工制纸灯。这种民间手工工艺,仅仅靠一批中老年人去坚守传承,民间手扎灯笼工艺正逐渐被遗忘。
和村子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呼延雷选择外出打工。“我一个月赚的钱,很有可能抵得上我父亲辛苦大半年制灯的钱。而且制灯过程十分复杂又极其枯燥,忙的时候一天从早到晚在家呆着,这样的生活不适合年轻人。”
“要买盏传统的纸扎灯笼不容易,倒是塑料灯笼随处可见。”在西安老城区粉巷长大的“80后”杨一凡回味起小时候玩的红灯笼,想带小孩买一个,可找了几条街都找不到。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需求,三兆村的灯笼改用铁丝、钢丝拧制,超大灯笼以钢筋做框架,灯笼的面料也改用金丝绒或绸子,灯笼变得可以开合折叠,运输存放等都较为方便。
呼延振元是村里有名的制灯老艺人,他自幼随父辈学习传统制灯手艺,已制灯50余年。现在也开始用钢丝、丝绒等制灯,并承接一些巨型灯笼的制作,但他在制作工艺上仍坚持着一些“老手艺”。
呼延振元认为,制灯人减少,没有足够的场地,村里人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没有形成产业化,无法承接灯会这类的“大活”,三兆村的花灯逐渐走向没落。
“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不创新就会走入死路,逐渐被淘汰。”看到西安人流如潮的灯会,颇为火爆的灯笼销售场面,呼延振元若有所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