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控制高管薪酬先要厘清其身份

18.11.2013  17:22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牵头进行的针对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的调研已基本结束。调研中,人社部发现央企和国企高管收入存在较大不平衡状况,也存在极个别国企高管领取近千万元薪酬的现状,而各部委部长的年薪也只有十几万元。目前,人社部已将汇总的调研结果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正在准备采取多项手段控制规范央企、国企高管薪酬(11月17日《中国经营报》)。

  有论者指出,相比复杂的所有制地位、去行政级别化等,央企和国企的改革很可能最先从最为简单的高管薪酬入手。其实,去行政级别化等问题固然复杂,老生常谈的高管薪酬问题,又何曾“简单”?这个问题已经被热议很多年了,文件出了一个又一个,却几乎没有发生过改变。令人咋舌的国企高管薪酬,在收入分配改革的语境下,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其实,企业高管拿高薪,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做得好的企业高管就算拿天价薪酬,公众顶多也就是羡慕嫉妒恨一下。之所以国企高管拿高薪备受争议,一是因为所谓“自定薪酬”,也就是高管往往自己决定自己的工资;二是因为高管拿得越多,国有资产“流失”得就越多。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公众分不清楚,这些国企高管究竟是官员还是商人。

  国企高管与政府高官,似乎只是岗位不同,因为很多政府高官就是从国企高管调任,而在很多地方,高层官员在即将退休前被派到企业任职,也是习惯性的做法,因为“企业的待遇比政府好,让这些高级公务员得些实惠”。国企高管的千万元薪酬与部长们的十几万元年薪,原本不具有可比性,现在被看作“同级别不同薪酬”,正是因为官商不分所致。

  国企高管说是政府官员,却又享受职业经理人的天价薪酬;说是职业经理人,却又缺少一个真正市场化的选拔机制,且仍享受种种官员福利待遇。现在说要降低国企高管薪酬,那究竟是以官员的标准还是以商人的标准作为参照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则必须首先回答:国企高管到底是官员还是商人?如果只是官员,那么当然不应该享受市场化标准的高薪;如果只是商人,则不应保留同等级别体制内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福利待遇。某种意义上,亦官亦商的国企高管薪酬,等于是高官与高管的好处“两头占”。

  要控制规范国企高管薪酬,首先就要厘清国企高管到底是官员还是商人。将国企高管彻底从官员系统中剥离,将其定位为纯粹的职业经理人,按照既定标准和合同拿相应薪酬;同时,加强对国企的绩效审计和违规审计,让薪酬委员会真正发挥效用,让独立董事真正独立。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控制规范国企高管薪酬。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